香港“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特惠贷款坏账率低于预期

根据香港立法会会议上何敬康议员的提问,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提供了“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特惠贷款的相关情况。截至2025年4月底,该计划下的八成、九成和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的累计坏账率分别约为5.2%、4.2%和15.6%,均低于预期的12%、16%和25%。香港金融管理局不参与该计划的推行。

政府2024至2025财政年度为此计划的修订预算为125亿港元,用于支付管理费、行政费、实付开支及坏账偿付,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节预算。

坏账处理及追讨行动

当违约贷款出现90天以上拖欠,并且已进入或完成违约索赔程序时,相关贷款会被视为坏账。香港按证保险公司与贷款机构紧密合作,致力于妥善处理违约个案。如果借款企业拖欠还款,贷款机构会先与借款企业商讨可行的还款方案,例如在过渡期内只偿还利息或部分本金,以期借款企业可尽快在债务重整安排下继续运营,并逐步恢复正常还款。如果贷款机构未能与借款企业达成还款协议或借款企业拒绝合作,贷款机构会考虑采取合适的追讨/法律行动,包括要求企业及担保人偿还贷款、向法院提交清盘呈请及/或破产呈请等,以减少政府的损失。

截至2025年4月底,贷款机构正就约5400宗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下的坏账个案采取追讨行动,并且已经或正就约3500宗个案采取法律行动。在上述约8900宗的个案中,有超过30%在采取相关追讨行动后收到全部或部分欠款。

预算及坏账率监控

计划由按证保险公司负责执行和管理,香港金融管理局并不参与计划的推行。政府就推行计划每年需作出预算以应付各项开支,包括就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向参与贷款机构支付的管理费、支付按证保险公司的行政费和必要的实付开支,以及坏账偿付。在2024至2025财政年度,相关修订预算为125亿港元。然而,计划的实际坏账率会视乎整体经济环境和个别借款企业的经营情况等因素而有所改变。政府和按证保险公司会继续密切监察情况,适时调节每年推行计划的相关预算。

截至2025年4月底,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有3519宗申请怀疑涉及不法行为,包括使用虚假文书、提供虚假/失实声明等,涉及贷款额约105亿港元。其中,1512宗个案(涉及约50亿港元贷款)在按证保险公司及/或贷款机构进行审查时已被拒绝,其余2007宗个案(涉及约55亿港元贷款)于贷款提取后才被发现。按证保险公司及/或贷款机构已采取适当行动,包括向执法机构举报可能涉及违法行为的个案及提供相关资料配合执法机构的行动。

担保产品类型 累计坏账率 预期坏账率
八成特别担保产品 5.2% 12%
九成特别担保产品 4.2% 16%
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 15.6%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