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延长“北向互换通”合约期限至30年,促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6月30日,香港交易所宣布,在两地监管机构的支持下,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清算所将“北向互换通”产品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此举旨在进一步拓展境内外利率衍生品市场的互联互通,丰富跨境风险管理工具。
优化措施推出首日,共有25家境内外机构参与10年以上的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累计交易笔数为56笔,名义本金规模达到15.3亿元人民币。三方基础设施顺利完成首日的交易、清算和结算工作,系统运行正常平稳。
“北向互换通”优化措施的积极影响
本次优化措施的推出将带来以下积极影响:
- 完善收益率曲线,与现有短期、中长期利率互换产品协同,构建覆盖全期限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 填补超长期限利率管理工具空白,为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提供精准久期匹配工具,有效对冲超长期限债券的利率波动风险。
- 提升跨境投资策略多样性,支持国际投资者构建更复杂的利率曲线交易策略,提升人民币资产配置效率。
“北向互换通”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交易日趋活跃,为两地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25年6月末,“北向互换通”累计成交7.16万亿元人民币,吸引82家境外机构参与,已成为境外投资者管理人民币资产利率风险的主要渠道,持续吸引更多境外资金增持中国市场债券。
未来展望
未来,三方基础设施将继续在两地监管机构指导下,与所有市场参与者紧密合作,不断丰富“互换通”产品种类,完善风险管理框架,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共同发展,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准对外开放。
“北向互换通”首日交易数据 | |
---|---|
参与机构数量 | 25家 |
累计交易笔数 | 56笔 |
名义本金规模 | 15.3亿元人民币 |
“北向互换通”累计成交数据 | |
---|---|
累计成交金额 | 7.16万亿元人民币 |
参与境外机构数量 | 8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