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都发展局:北都发展提速,未来十年土地和房屋产出倍增
香港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在立法会会议上强调,北都对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可提供3000多公顷新发展土地,有助于突破土地不足的瓶颈,加快创科及其他产业发展,并创造约50万个新工作职位。北都发展将更好地利用内地和香港的优势互补,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北都也是香港未来房屋供应的主要来源,可提供逾50万个新住宅单位,有助于解决香港长期面对的房屋问题,为市民创造绿色宜居的生活空间。
甯汉豪指出,北都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使得提速发展成为特区政府的工作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北都在不同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四个新发展区——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及新田科技城——涉及超过800公顷土地的建造工程已全速开动。在这四个新发展区内,已收回逾400公顷私人土地,完成平整80公顷土地,并陆续将这些土地交付部门或机构兴建道路铁路基建、公私营房屋、学校、公众街市、生态保育,以及发展创科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的首三座大楼已接近建成,预计首批租户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陆续进驻。两幅分别位于洪水桥和元朗的产业用地亦正进行招标,以兴建多层现代产业大楼,推动物流等产业升级转型,亦协助受发展影响的棕地作业者。北都另外四个新发展区的发展建议,包括流浮山、牛潭尾、新界北新市镇和马草垄亦已相继公布,已定出发展的启动时间和先后次序,现正进行土地用途建议深化工作。
北都未来土地和房屋产出预测
时间 | 土地产出(公顷) | 住宅单位(个) | 经济楼面面积(万平方米) |
---|---|---|---|
未来五年 | 570 | 约60000 | 约100 |
未来十年 | 约1700 | 约210000 | 逾1000 |
随着北都的发展逐渐踏入收成期,在未来五年内,北都的土地和房屋产出将会陆续递增。在未来十年内,这些数字更会以倍数上升,预计届时北都将产出约1700公顷土地,新落成的住宅单位数量会增加至21万个,并有逾1000万平方米的经济楼面面积产出,助力各种产业多元发展。
北都建设工作的重点
甯汉豪还表达了关于北都建设工作的几点看法。首先,是关于土地规划。建设北都首阶段工作以规划为主,具体工作是为各个新发展区制定产业主题和建屋规模。随着所有新发展区已公布土地用途建议,待完成技术评估后,会在未来一至两年城市规划程序陆续完成。
第二方面是关于工程。在规划格局大致定下来后,工作重点就自然落在收地清拆和“三通一平”的工程。前者目前主要由政府负责,因为收地、赔偿、安置始终是政府功能,至于“三通一平”,香港会透过原址换地或“片区开发”让市场分担部分工作。
第三,关于产业落地。产业落地要有政府的政策引导,亦要有市场的参与。怎么样的分工,怎么样的架构,才最能结合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