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基建融资狂潮引发华尔街关注,市场担忧泡沫风险
华尔街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AI基础设施融资热潮,数百亿美元资金涌入数据中心建设,连银行家们的假期都受到影响。然而,随着资金的疯狂涌入,业内高管和分析师开始质疑这股投资热潮是否正在催生新的泡沫,尤其是当投资者为一项五年后形态未卜的技术提供长达30年的融资时。
巨额融资案例频现
8月23日,摩根大通和三菱UFJ金融集团牵头一笔超过22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Vantage Data Centers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园区。Meta则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Blue Owl Capital获得290亿美元资金,在路易斯安那州农村地区建设大型数据中心。这些交易凸显了市场对AI基建融资的狂热追捧。
据行业追踪机构Project Finance News数据,市场预计今年规模将增长至600亿美元,是2024年的两倍。瑞银信贷策略主管Matthew Mish表示,私人信贷对人工智能的资金投入在过去三个季度中每季度约为500亿美元的低端水平。
月份 | 融资案例 | 金额(亿美元) |
---|---|---|
7月 | xAI债务和股权交易 | 100 |
7月 | CoreWeave债务交易 | 26 |
8月 | Meta借款和股权交易 | 290 |
8月 | Vantage Data Centers债务承销 | 220 |
市场担忧与风险
行业关键参与者承认AI投资者可能面临痛苦。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当前的人工智能投资狂热与19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存在相似之处。麻省理工学院一项研究显示,95%的企业生成式AI项目未能产生任何利润。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反差正让信贷观察人士感到紧张,特别是考虑到许多融资安排都基于数据中心未来现金流的预测,而这些技术的长期盈利能力仍存在不确定性。
S&P全球评级私人市场分析全球主管Ruth Yang指出:“数据中心交易是针对一项我们甚至不知道五年后会是什么样子的技术进行的20到30年期融资。我们对未来现金流的评估持保守态度,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历史依据。”
市场数据显示泡沫迹象正在显现。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目前有498家AI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2.7万亿美元。AI初创公司的估值倍数已超过100倍。
潜在的终结因素
许多AI债务交易都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他们建设的数据中心将产生足够的收入来偿还贷款。如果AI价格再次下跌,可能会让一些投资者担心能否获得偿还。电力需求的状况也可能成为借贷狂潮的终结。数据中心消耗大量电力,电力价格今年上涨了近7%。
德克萨斯州对价格上涨的不满尤为严重,该州通过了一项法律,赋予电网运营商在危机中减少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能力。
股票市场也开始显现怀疑情绪。人工智能风险和回报的典型代表CoreWeave今年早些时候进行了引人注目的IPO,但该公司股价已从峰值下跌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