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动数据交易生态建设及跨境数据流动合作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在回答议员提问时透露,香港财政司司长在2024至2025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将委托专家组研究构建香港数据交易生态,包括香港在数据交易中的角色、国际数据贸易的先决条件、规则及措施,以及推行模式等。研究议题涵盖数据格式标准化、数据定价机制、数据安全保护等,预计于2025至2026年度内完成并向港府提交建议。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3年6月签订《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并于同年12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大湾区标准合同》),以促进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到香港及简化有关安排。孙东教授认为,数据已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高效的数据生态圈是吸引企业落户香港的重要因素之一。
孙东教授指出,解决跨境数据流动可能引起的法律问题及争议,需视合约双方所协议的安排及其他适用的法规。《大湾区标准合同》已订明合同双方如有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选择诉讼或仲裁解决。若选择仲裁,争议可提交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等仲裁机构,按适用的仲裁规则在香港进行仲裁,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数据流动提供争端解决途径。
在加强香港作为国际仲裁中心的优势方面,香港一直推动网上争议解决及交易促成服务。eBRAM中心自2022年起推出网上平台,包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网上争议解决平台”、“网上调解平台”及“网上仲裁平台”,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效、具成本效益和安全的网上争议解决服务。2023年12月,eBRAM中心推出“网上交易促成平台”,截至2025年8月,已有超过550家企业加入该平台。
香港律政司在2024年4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行动纲领》,支持建立及推广大湾区内通用的线上争议解决平台。eBRAM中心于2024年7月推出大湾区在线争议解决机构协作平台的主题网站,整合大湾区仲调资源,至今已与14个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
孙东教授表示,港府相信香港可凭借其作为国际法律服务及争议解决中心的优势,尤其在仲裁及调解服务方面的专业能力与制度基础,继续优化争议解决机制,为解决跨境商业纠纷,包括跨境数据流动所引致的纠纷,构建更完善的生态。港府将继续密切留意相关发展趋势,适时作出研究,并与法律及争议解决业界持份者保持沟通,加强与内地法律界的交流协作,推动区域层面的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