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稳居第三,金融科技排名全球第一
根据9月30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的公告,香港在最新发布的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总排名保持全球第三位,并稳居亚太区首位。香港的整体评分提升至764分,与第一名纽约和第二名伦敦的分差分别缩小至2分和1分。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也肯定了香港在金融市场革新和发展方面的努力。
金融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
报告深入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状况,在116个全球金融中心中,香港荣膺金融科技领先地位。自2024年3月报告中排名第14起,香港金融科技实力持续攀升,最终跃升至首位,彰显了香港在该领域的卓越成就。香港金融科技的优异表现反映了政府多管齐下的策略成效,以及与业界紧密合作所形成的蓬勃生态圈。
政府全力支持金融科技发展,今年6月发布的《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清晰阐述了建设值得信赖且创新驱动的数字资产生态的愿景,强调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保障,同时推动数字技术为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带来切实益处。
金融行业多范畴获高度评价
香港金融业的领先地位建基于多个范畴的卓越表现,这亦得到从业员的高度认同。香港在“投资管理”(包括资产管理、家族办公室等)、“保险业”、“银行业”及“融资”(商品融资、航运融资等)范畴,均稳居全球前三,反映香港在这些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以投资管理为例,去年底香港管理的资产总值达35.1万亿港元,按年增长13%,净资金流入大幅攀升81%至7,050亿港元。自2022年起,经香港投资推广署协助落户或扩展业务的家族办公室超过200家,政府计划于2026至2028年间协助不少于220间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为吸引更多环球资金及家族办公室,明年上半年将向立法会提交优化基金及家族办公室优惠税制的修订建议。《施政报告》亦宣布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丰富申请人的投资选择。
以保险业为例,2024年的数据显示香港人均保费达10,043美元,高踞亚洲首位、全球第二。政府将继续加强保险及风险管理业务,香港保监局已于今年上半年启动保险业风险基础资本制度检讨;明年会修订法例,降低基建投资的资本要求并为本地项目提供优惠。在专属自保公司方面,香港现有六间,较去年新增两间,显示市场需求旺盛。政府会继续推动专属自保和再保险业务发展,并引导市场推出跨境养老、自驾及低空经济等创新保险产品。
加快拓展新增长点
此外,积极开拓金融新领域。《施政报告》提出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及大宗商品交易生态。行政长官接纳“推动黄金市场发展工作小组”建议,包括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及金融机构拓展黄金仓储建设区域枢纽,支持金商在港建设或扩建精炼厂,与内地合作开展来料加工;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丰富黄金投资工具;支持成立黄金行业协会,强化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交流。大宗商品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在港交割仓库已获批11个,香港将支持业界设立更多认可仓库。政府将成立由财政司司长领导的“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整合业界力量,优化政策和长远策略。
财库局总结称,香港在此次《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的优异表现,不仅彰显国际社会对政府金融发展政策的认可,更是政府、监管机构及业界多年协作的成果。政府将继续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角色,推动金融业持续向前发展。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 香港评分 | 与前两名分差 |
---|---|---|
全球第三位 | 764分 | 与纽约差2分,与伦敦差1分 |
投资管理 | 资产总值 | 净资金流入 |
---|---|---|
香港 | 35.1万亿港元 | 7,050亿港元 |
保险业 | 人均保费 |
---|---|
香港 | 10,043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