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拿地策略分化,核心城市聚焦与风险控制并重

根据《2025年9月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储备报告》,房企拿地策略延续“核心城市聚焦、风险控制优先”的基调,投资节奏分化显著。头部央国企凭借资金优势主导核心城市,而混合制、民企等更加注重风险控制,投资更加谨慎,下半年将放缓拿地节奏。

报告期内,前50房企单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225.6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4.03%。1-8月累计新增土地建筑面积3624.23万平方米,同比上升7.19%。

企业名称 新增全口径土地储备(万平方米)
中海地产 309.37
招商蛇口 275.64
保利发展控股 267.19

从权益拿地金额来看,1-8月土地投资力度最大的企业为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绿城中国、保利发展控股、招商蛇口,权益拓储金额分别为584.5亿元、550.1亿元、502.4亿元、478.7亿元、404.6亿元。

企业名称 新增货值(亿元)
保利发展控股 894.5
中海地产 810.9
招商蛇口 806.9
中国金茂 665.9
华润置地 586.6

重点企业拿地情况

8月,华润置地在上海、深圳及广州收购了3幅地块,权益拿地建筑面积38.39万平方米,权益拿地金额为260亿元。招商蛇口在上海、深圳、西安拿下4宗地块,权益拿地建筑面积为43.71万平方米,权益拿地金额为128.75亿元。保利发展在三亚拿下2宗地块,权益拿地建面为16.24万平方米,权益拿地金额为11.34亿元。绿城中国在深圳、金华拿下两宗地块,权益拿地建筑面积为10.06万平方米,权益拿地金额为18亿元。

观点指数指出,房企拿地策略依然延续“核心城市聚焦、风险控制优先”的基调,头部的央国企例如华润、保利等凭借资金和资源优势通过联合拿地继续主导上海、深圳等优质核心地块的竞争。而不完全统计业绩会上的表述来看,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等混合制企业、民企在土地投拓策略上更加注重风险控制,投资谨慎。

未来,在“核心城市聚焦+风险控制优先”的主基调下,优质地块仍将吸引企业激烈竞争,而企业间投资策略的差异化将持续深化,市场热度将呈现更明显的结构性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