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软银集团股价受AI领域估值担忧影响下跌,全球科技股集体降温
日本软银集团股价在周五再次下跌,主要由于投资者对人工智能(AI)领域过高估值的担忧加剧。作为在AI基础设施、半导体及应用领域广泛布局的投资巨头,软银在东京股市的股价跌幅超过8%。此前,软银股价在周三暴跌10%,创下4月以来最差单日表现,周四小幅反弹近3%。若周五的跌幅维持不变,该集团本周市值将缩水约530亿美元。
"软银股价下跌,是因为许多投资者将其视为OpenAI唯一的上市替代投资标的,"MST Financial高级研究分析师David Gibson表示。他补充道,此次回调体现了市场对AI行业的谨慎情绪升温,投资者逐渐意识到,OpenAI的多数合作仍处潜在阶段、尚未落地,资金前景也存在不确定性。
据报道,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已与美国政府商讨联邦贷款担保计划,以鼓励芯片工厂建设。此前,该公司首席财务官也曾表态希望获得联邦层面的芯片融资支持。
日本其他科技股同样走低。半导体测试设备制造商爱德万测试下跌超6%,芯片厂商瑞萨电子跌幅近4%,芯片制造设备企业东京电子下跌约1.5%。
软银控股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ARM.US)在全球移动及AI处理器领域占据关键地位,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隔夜下跌1.21%。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股价也回落0.6%。
此外,英伟达(NVDA.US)供应商SK海力士下跌超1%,韩国存储芯片同行三星电子下跌0.5%。亚洲科技股疲软也受隔夜美股AI概念股普跌拖累。高通(QCOM.US)尽管季度业绩强劲,但因警告可能失去未来苹果(AAPL.US)业务,股价下跌近4%;周三表现强势的AMD(AMD.US)下跌7%,Palantir(PLTR.US)和甲骨文(ORCL.US)分别下跌约7%和3%;英伟达与Meta Platforms(META.US)同样收跌。
市场对AI企业估值的担忧
AI热潮引发的市场亢奋令人担忧科技泡沫正在形成。部分专家指出,当前AI企业估值已开始类似19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股价涨幅远超实际盈利预期。
Nuveen全球投资策略师Laura Cooper表示,AI的经济影响毋庸置疑,但市场波动也不可避免。“但现在断言泡沫形成还为时过早。如今的AI资本支出主要由现金充裕、资产负债表稳健的企业承担,而非廉价信贷或投机行为,”她指出,“更大的风险并非泡沫破裂,而是估值疲劳——投资者厌倦为未能及时兑现的AI回报支付越来越高的溢价。”
| 公司名称 | 股价变动 |
|---|---|
| 软银集团 | 周五跌幅超过8% |
| 爱德万测试 | 下跌超6% |
| 瑞萨电子 | 跌幅近4% |
| 东京电子 | 下跌约1.5% |
| Arm(ARM.US) | 隔夜下跌1.21% |
| 台积电 | 股价回落0.6% |
| SK海力士 | 下跌超1% |
| 三星电子 | 下跌0.5% |
| 高通(QCOM.US) | 下跌近4% |
| AMD(AMD.US) | 下跌7% |
| Palantir(PLTR.US) | 下跌约7% |
| 甲骨文(ORCL.US) | 下跌3% |
| 英伟达(NVDA.US) | 下跌 |
| Meta Platforms(META.US) | 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