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稅的陰影籠罩下,航運業巨頭馬士基對市場波動發出警告。

儘管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馬士基仍然保持了其2025年60億至90億美元的利潤預測,但對2025年全球集裝箱市場的貨運量增長預期進行了下調。

根據馬士基在週四發佈的聲明,由於“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增加”,該公司將2025年的市場增長預期從先前的“約4%”調整至了"-1%至4%"的範圍。

馬士基的首席執行官Vincent Clerc指出,迄今爲止,關稅“已經對4月份的集裝箱市場產生了影響”。他進一步說明,馬士基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主要是因爲其最大的貿易航線是從亞洲到歐洲。

馬士基預測,今年下半年全球運輸市場可能面臨兩種情況:需求減少的風險增加,或者如果取消關稅,貿易可能會有所反彈。該公司預計自己的增長將與市場保持一致。

馬士基在第一季度實現了超出預期的盈利,其初步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到了27.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0%,也超過了分析師預期的25.7億美元。Clerc表示:

“第一季度實際上是去年全年強勁需求和非常強勁經濟的延續,正是基於這種強勁的需求,我們才能實現這些非常穩健的業績。”

然而,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正在顛覆數十年來的自由貿易進程。

控制着全球約14%的集裝箱船隊,並在60個港口運營的馬士基,是受到特朗普保護主義政策影響的全球性公司之一。公司表示:

“今年剩餘時間內全球集裝箱需求的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受到快速變化的貿易政策格局和美國日益增長的衰退風險的影響。”

不過,公司同時表示,預計隨着歐洲大陸(特別是德國)加速包括國防在內的投資,歐洲運輸將獲得提振。

此外,紅海危機提升了集裝箱航運公司的利潤,這場危機已經持續了近18個月,因爲各公司繞道非洲南部的較長路線,緩解了行業內的一些運力過剩的壓力。馬士基預計紅海的中斷將持續到今年剩餘時間。 2月份,公司曾表示,這意味着將達到其2025年盈利前景的高端。

儘管下調了市場預期,馬士基仍維持2025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在60億至90億美元的預測區間。該公司表示,第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超過分析師預期,增長由更高的運費率和成本控制推動,並得到更高運輸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