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認爲,鑑於連續四年的供應不足和結構性需求的支撐,鉑金的強勁基本面有望延續至2026年。

根據追風交易臺的報道,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在7月7日的報告中指出,自2023年起,鉑金市場便出現了明顯的供應不足。預計到明年,鉑金的基本面短缺將進入第四年,這種連續四年的供應赤字爲鉑金價格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指出,鉑金持續的基本面短缺最終會在價格上得到體現,儘管具體的時間點難以預測。

與2018至2022年相比,鉑金在汽車催化劑領域的需求量依然強勁。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的銷量表現優於純電動汽車(BEVs),這可能會減緩鉑族金屬催化劑需求的下降速度,低於之前對未來幾年需求下降的預期。

德意志銀行表示,過去兩個月鉑金市場的變化主要歸因於以下因素:

(a)黃金向鉑金的珠寶製造替代品趨勢得到加強;

(b)鉑金租賃利率的上升被視爲實物短缺的跡象;

(c)多年連續的赤字可能已經消耗了工業庫存,需要進行補充。

基於這些積極的預期,德意志銀行認爲到2026年鉑金價格可能達到1550美元/盎司,較其基礎預測的1400美元/盎司有所上升。

與高盛唱反調!德銀:鉑金基本面強勢將持續到明年 - 圖片1

與德意志銀行的樂觀預期形成對比,高盛的分析師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在報告中明確表示,推動鉑金價格升至1280美元/盎司的主要因素是投機和ETF需求,而非基本面的實質性改善。高盛認爲,一旦投機熱情減退,價格回調將不可避免。

高盛認爲,中國買家的價格敏感性構成了一個自然的上限。中國市場佔全球新增鉑金產量的約60%,其買家表現出“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的模式。數據顯示,中國近50%的鉑金進口由價格敏感的珠寶和投資需求推動。5月中旬開始的價格反彈已經抑制了中國的珠寶和投資需求,證實了中國買家的價格敏感性。

兩家投行在汽車行業需求前景上存在顯著分歧。高盛強調汽車行業需求面臨結構性下降,電動車的快速普及正在侵蝕燃油車催化劑對鉑金的長期需求。高盛的汽車行業分析師預計,中國燃油車規模已達到峯值,這將對鉑金的汽車催化劑需求構成結構性壓制。

德意志銀行則持相對樂觀的態度,認爲鉑金汽車催化劑的需求仍保持在2018-22年的高水平。更重要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相對於純電動車的強勁表現,可能會減緩未來幾年鉑族金屬汽車催化劑需求的預期損失。

在供應端分析上,兩家投行也展現了不同的風險評估。高盛預計全球鉑金供應將保持穩定或適度增長,除非南非的電力限制重新出現。南非佔全球鉑金產量的約70%,主要鉑族金屬礦商的指引顯示,2025年鉑族金屬供應將適度增長12%。

德意志銀行承認供應端存在季節性因素,並指出第一季度的疲弱表現可能是暫時的。2月份的暴雨被英美資源集團和南非統計局列爲影響產出的因素,但礦商維持了全年指引,礦商的全行業利潤成本比將從10%提升至15%。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臺。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臺▪年度會員

與高盛唱反調!德銀:鉑金基本面強勢將持續到明年 - 圖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