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實施一項長期戰略,目的是重新獲得市場份額。儘管該組織正在逐步退出減產協議,但一些外部因素,它們無法直接控制,正在幫助油價保持異常強勁。
有媒體分析指出,這種異常現象的關鍵在於,地緣政治風險、強勁的需求信號以及非OPEC國家供應增長的瓶頸,正在有效地抵消OPEC+增加產量帶來的下行壓力。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市場對強勁需求的預期已經超過了對OPEC+超出預期的8月份增產計劃的擔憂。
實際上,當OPEC+宣佈將比預期更大幅度地增加供應時,油價卻出現了上漲。這不僅是因爲部分成員國的增產速度沒有達到預期,還因爲市場對美國貿易談判和地緣政治風險的持續擔憂。這些外部的順風爲OPEC實施其長期戰略創造了有利條件。
關於OPEC爲何改變策略,市場上有多種分析。一些人認爲這是爲了再次打擊美國的頁岩油行業,而另一些人則表示,在減產未能提振油價後,沙特已經別無選擇。美油價格小幅上漲0.18%,達到66.15。
分析師普遍認爲,OPEC此舉的主要目標是重新獲得市場份額。在實施了數年的減產並讓出部分市場份額後,該組織中的主要產油國正在尋求收回這些份額。
美國銀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將此描述爲一場“漫長而淺”的價格戰。他在一個月前的一次採訪中表示:
“這不會是一場短暫而劇烈的價格戰,而是一場持久且溫和的戰爭。”
Blanch指出,這場戰役的主要目標,尤其是對沙特來說,是美國的頁岩油。儘管美國頁岩油行業近年來顯示出更強的韌性,但其較高的生產成本使其在油價下跌時仍然容易受到影響。
除了爭奪市場份額外,OPEC策略的轉變也與其內部凝聚力有關。根據Kpler分析師Amena Bakr的分析,由於減產協議的執行情況不一,嚴格遵守協議的成員國需要看到他們的關切得到解決。Bakr解釋說:
“爲了恢復公平感,有必要制定一個有序、漸進地恢復產量的計劃,以避免出現‘各自爲戰’的局面,那將導致供應淹沒市場。”
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爲OPEC的策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上個月,隨着美伊談判可能升級的擔憂出現,油價隨之上漲。此前,伊朗國防部長曾威脅說,如果不能就核計劃達成協議,將攻擊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
同時,美國國會針對俄羅斯能源行業的新制裁措施也成爲推動油價上漲的一個因素。
另一個對OPEC有利的因素來自其競爭對手。據媒體6月中旬引用高盛的一份報告指出,國際石油巨頭近年來在新油田勘探方面的成果很少。自2020年以來,非頁岩油的新發現平均每年僅爲25億桶,這一數字僅爲2020年前三年年均發現量的25%。
儘管市場上充斥着“石油需求即將見頂”的說法,但OPEC對未來的看法更爲樂觀。OPEC祕書長Haitham al Ghais上個月表示:
“石油需求峯值並未出現在地平線上。”
他補充說,隨着全球人口的增長,需求將繼續增加,OPEC隨時準備滿足必要的供應。
國際能源署(IEA)一直對石油需求持悲觀態度,並反覆強調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然而,美國的電動汽車銷售正面臨嚴重下滑,而歐洲的增長則依賴於補貼政策的可持續性。在這種背景下,即使需求真的見頂,後續也可能會進入一個高位平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