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正在目睹一批“新型”的個人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在市場波動時敢於低買,在每次價格回落時都積極購入,助力股市不斷刷新高點。專家分析認爲,這一現象背後反映的是投資者結構的根本性轉變:新一代投資者沒有經歷過熊市,他們只體驗過長期的牛市。

今年早些時候,由於關稅爭端導致市場下跌,個人投資者大規模進入市場抄底,推動股市回升至歷史新高,甚至重新點燃了MEME股的交易熱情。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4月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後,標普500指數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約5%,個人投資者的買入量創下了記錄。8月初,由于就业数据不佳导致市场暴跌後,個人投資者再次迅速入市,推动標普500指數繼續上漲。

分析人士指出,這種“逢低買入”的韌性可能比許多市場資深人士意識到的更爲持久。當前的新一代投資者大多在極低利率的環境中開始他們的投資生涯,他們主要經歷的是持續上漲的牛市,早期投資的成功使他們在市場波動時更傾向於持有。

Ned Davis Research的首席美國策略師Ed Clissold提供的數據顯示,這種結構性變化加上交易娛樂化的趨勢,正在改變市場參與者的構成。

這批年輕的投資者在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成長。他們沒有互聯網泡沫破裂或金融危機等災難性事件的記憶,相反,他們在投資生涯的早期就獲得了成功,這激勵他們承擔更大的風險,並在市場波動時堅持持有。

數據顯示了這種心理變化的影響。2022年,美聯儲的加息考驗了這種“逢低買入”的傾向,標普500指數下跌了19%,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然而,許多投資者選擇堅守陣地,美國股票共同基金和ETF在當年錄得了27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他們很快得到了回報,隨後標普500指數迎來了25年來最佳的兩年表現。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經歷過更艱難時期的老一輩投資者表現出了不同的行爲。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投資者從美國股票基金中撤出了近500億美元,即使在2009年3月股市觸底後,資金流出仍然持續了四年。

這也意味着那些撤資的投資者錯過了標普500指數歷史上最長牛市的開始。

交易和下注已經成爲許多美國人的娛樂方式。朋友之間的羣聊充滿了關於體育、熱門股票和meme股的討論,似乎每個人都認識某個在加密貨幣上一夜暴富的人。

由於技術的快速發展,交易各種資產變得更加容易和便宜。一些券商試圖將投資“遊戲化”,在他們的應用程序中營造“賭場”的外觀和感覺,同時提供期權和預測市場等高風險交易工具。

這些變化維持了個人投資者的參與度,他們在市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個人交易者在期權總交易中的佔比最近在20%左右徘徊,甚至高於2021年meme股狂熱期間的峯值。

Jefferies的數據顯示,他們約佔股市交易量的五分之一,略低於2021年的高點,但大約是2010年數字的兩倍。

更重要的是,堅持投資股市的人見證了他們的投資組合的膨脹。標普500指數已成爲許多美國人財富增長的實時晴雨表,表現超過了房地產或債券等其他資產。

根據Fidelity的數據,截至2024年底,該券商擁有53.7萬個401(k)百萬富翁賬戶,創下了歷史記錄。

股票與美國人財務狀況的聯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據Ned Davis Research的首席美國策略師Ed Clissold的數據,第一季度股票佔家庭金融資產的比例飆升至36%,這是自1950年代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分析指出,儘管每輪牛市最終都會結束,估值越高,跌幅可能越嚴重,但如果投資者心理確實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可能存在一個以前未被充分認識的緩衝機制來限制損失。

當今新一代看漲投資者的作用可能類似於以往的空頭,在其他人都在拋售時介入買入。資深市場觀察人士、前Leuthold Group首席投資策略師Jim Paulsen表示:

“這讓人們更加大膽,因爲他們一直很成功,你開始覺得‘這就是交易,我能承受回調’。”

嘉信理財最近對客戶進行的調查發現,約80%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未來幾個月市場出現波動,他們計劃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