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警告:新臺幣異動揭示美國資本流入減少風險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於5月8日表示,近期新臺幣的異動揭示了特朗普政府尚未解決的一個關鍵挑戰:美國可能面臨資本流入減少的困境。中國臺灣省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金融資產的主要投資者之一。本週一,新臺幣兌美元匯率曾一度創下了1988年以來最大的單日漲幅,引發市場對匯率波動原因的廣泛討論。

薩默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臺灣省的情況正恰恰表明美國在資本流入和貿易逆差方面,正面臨更廣泛的挑戰。他認爲,從算術角度來說,如果不減少外國資本流入,美國不可能真正解決貿易逆差問題。

海外證券投資資本淨流入 年度商品貿易逆差
1.1萬億美元 1.2萬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從海外證券投資資本淨流入爲1.1萬億美元,這幾乎等同於美國1.2萬億美元的年度商品贸易逆差。薩默斯強調,特朗普政府顯然沒有意識到,他們對貿易逆差的反感和對資本流入的歡迎,其實是自相矛盾的。

美國財長貝森特的觀點

美國現任財長貝森特本週早些時候曾稱讚美國在全球金融中的核心地位,並表示政府希望使美國對國際資本“更具吸引力”。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舉措本身就在與這一願景“逆向而行”。

薩默斯表示,“我尚未聽到財長深思熟慮地解答這個問題:如果按照政府反覆強調的政策重點來縮減貿易逆差,我們該如何維持利率穩定所需的資本流入?”

海外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比例 中國臺灣省持有美債和其他證券總額
約30% 接近8000億美元

目前,海外投資者持有約30%的美國國債,以及大量美國公司債和其他證券。若外資進行減持,將大幅推高美國融資成本。而亞洲經濟體長期以來既是美國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也是資本流入的重要通道。

以中國臺灣省爲例,新臺幣走強無疑可能將削弱出口美國的臺灣商品的競爭力,從而可能縮減去年中國臺灣省對美約740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順差。但持續順差的另一面,其實是臺灣省對美證券投資的龐大規模。美國財政部最新年度統計顯示,中國臺灣省持有的美債和其他證券總額接近8000億美元,幾乎與臺灣省本身的GDP規模相當。

美元微笑理論創立者Stephen Jen的觀點

著名的“美元微笑理論”創立者、Eurizon SLJ Capital首席執行官Stephen Jen週三也曾表示,隨着亞洲國家逐步減持其儲備的美元,美元可能面臨高達2.5萬億美元的“雪崩式”拋售。Jen和其同僚Joana Freire在一份最新發表的報告中寫道,由於亞洲地區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不斷擴大,亞洲出口商和投資者多年積累的美元儲備可能已形成了“極其龐大”的規模。而隨着美國主導的貿易戰升級,部分亞洲投資者可能會將大量資金匯回國內,或加大對美元貶值的對沖力度,这可能将引发对这一全球储备货币的拋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