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遭遇重挫,三大指數創下一個月來最差單日表現

週三,美國股市遭受重挫,三大指數創下一個月來最差單日表現。市場情緒受到債市的沉重打擊,投資者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升溫,導致長期美債遭遇猛烈拋售。30年期國債收益率重新升破5%,加劇了對未來融資成本上行的擔憂,引發市場連鎖反應。

美國財政部舉行的200億美元20年期國債拍賣結果不盡人意,需求疲弱,導致拍賣收益率遠高於預期,觸發債券價格下跌、收益率飆升。市場隨即做出劇烈反應,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4.61%,逼近年內高點,而30年期收益率更是一度站上5.02%,爲去年11月以來首次。債券收益率的快速走高,使得股市估值面臨壓縮風險,疊加美國債務問題再度成爲輿論焦點,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拋售壓力加劇。

股指名稱 跌幅 收盤點數
道指 1.91% 41860.44點
納指 1.41% 18872.64點
標普500指數 1.61% 5844.61點

Spartan Capital Securities首席市場經濟學家Peter Cardillo表示,債券市場“正在下沉”,而國債收益率的躍升正對股市構成巨大壓力。他指出,美國當前仍面臨關稅問題與預算之爭等不確定性,市場對長期財政政策缺乏信心,而國會正努力推動總統特朗普提出的預算方案,該計劃雖包含減稅與削減支出內容,卻未能實質性緩解赤字問題。Cardillo稱,在這種背景下,收益率的持續走高對股市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逆風”。

儘管科技巨頭谷歌母公司Alphabet盤中上漲逾2.7%,一度帶動納指回穩轉綠,但市場情緒很快遭到打擊。據悉,有消息稱OpenAI有意收購由前蘋果首席設計官Jony Ive創辦的人工智能公司,此消息令蘋果股價承壓,跌幅擴大至2.31%。與此同時,20年期國債拍賣的疲弱表現再度激發市場對海外投資者興趣減弱的擔憂,進而放大了對美國長期財政可持續性的警覺。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指出,當前市場的核心疑問在於:美國還能實現多少經濟增長?政府的收入來源能否支撐其龐大的發債規模?他強調,這場債市震盪並非美國獨有,日本和歐洲債券收益率也同步走高,顯示全球市場正面臨共同的通脹與利率再定價壓力。

當天,美股承壓的另一個誘因是零售業績不佳。塔吉特公佈的財報遜於預期,股價大跌5.21%。此外,道指成分股聯合健康下跌5.78%,成爲拖累藍籌股的重要力量。

美元走勢同樣顯現疲態,ICE美元指數當天下跌0.52%,黃金與比特幣則分別上漲0.97%與0.03%,後者盤中一度突破10.9萬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顯示投資者正在尋求替代性資產對沖主權信用風險。

當前,美國財政赤字問題與聯邦政府預算爭執仍在持續,市場對高利率環境下的融資壓力與政策不確定性高度敏感。債市風暴已經傳導至股市,而未來數週若美債需求持續走弱、收益率進一步攀升,可能將對整體風險資產構成更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