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6月出口反彈4.3%,半導體銷量創紀錄
根據韓國海關週二公佈的數據,韓國6月出口同比增長4.3%,這一反彈爲貿易依賴型經濟體帶來了短暫提振。儘管經濟學家此前預計出口增長爲5.1%,但剔除工作日差異的日均出口額同比增長6.8%。產業部數據顯示,整體進口增長3.3%,實現9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儘管對美出口微降0.5%、對華出口下滑2.7%,但半導體出貨額同比激增11.6%至149.7億美元的歷史高位。芯片和汽車是韓國最大的出口驅動力。
出口增長 | 4.3% |
---|---|
日均出口額同比增長 | 6.8% |
進口增長 | 3.3% |
貿易順差 | 91億美元 |
半導體出貨額同比增長 | 11.6% |
半導體出貨額 | 149.7億美元 |
全球AI熱潮及應對美國關稅壓力
彭博經濟學家Hyosung Kwon指出,6月出口反彈表明,在全球AI熱潮及出口商應對美國關稅壓力的戰略市場多元化推動下,外部需求韌性超出預期。這種韌性可能助力韓國GDP從一季度衰退中反彈。
數據發佈之際,韓國正全力應對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的潛在衝擊。與其他國家一樣,韓國對美汽車和鋼鐵出口面臨行業關稅。除非達成協議,否則從7月9日起,其他商品的全面關稅將從10%升至25%。6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2.3%。
韓國貿易政策與經濟壓力
韓國一名高級貿易官員表示,期望談判在截止日前完成不現實,首爾因此目標是爭取延期,同時繼續尋求關稅豁免。而唐納德·特朗普上週末暗示不打算延長與任何貿易伙伴的談判期限。
韓國貿易部長Yeo Han-koo上週與美國官員會面,試圖重啓停滯的談判。此前因前總統尹錫悅遭彈劾引發領導層真空,外交談判陷入數月停滯。儘管新當選總統李在明承諾優先保障貿易穩定,但進展緩慢。近期G7峯會期間原計劃與特朗普的會面,因特朗普提前結束行程而突然取消。
隨着經濟萎縮和下行風險加劇,李在明政府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韓國一季度GDP萎縮,央行將2025年增長預測從1.5%大幅下調至0.8%。由於出口佔GDP比重超過40%,迫在眉睫的關稅衝擊可能進一步威脅經濟。
此前韓國政府已宣佈30.5萬億韓元(222億美元)的補充預算,以提振增長並緩衝貿易風險。李在明接手的經濟不僅面臨需求疲軟壓力,還因數月政治動盪而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