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積極應對美國關稅威脅,加強貿易談判以期達成協議

韓國政府計劃加強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以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自8月1日起對韓國商品徵收25%關稅的威脅。韓國總統辦公室表示,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在特朗普致韓國總統李在明的信函中設定的新期限意味着兩國仍有時間達成協議。

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公佈致李在明及日本領導人的信函,宣佈將自8月1日起對韓國商品加徵關稅。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在聲明中指出,該信函實質上延長了美國實施互惠關稅的緩衝期。聲明稱:"我們將利用剩餘時間加緊談判,爭取達成互利結果以儘快消除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同時計劃藉此契機完善國內制度法規,解決美方關切的貿易逆差問題,並通過兩國製造業復興夥伴關係推動核心產業發展"。

年份 韓國對美貿易順差(億美元) 同比增長率
2023年 - -
2024年 556 25%

韓國海關數據顯示,受汽車出口增長推動,2024年韓國對美貿易順差達55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2023年增長25%。特朗普在信中表示"兩國關係遠未實現互惠",要求韓方提出開放"迄今封閉市場"並取消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的方案。經濟學家指出,根據2007年簽署、2018年特朗普首個任期內修訂的自貿協定,韓國實際關稅稅率已接近零。

作爲亞洲第四大經濟體,韓國近期緊急派遣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和總統安保室長赴美開展貿易及防務磋商,力求獲得關稅豁免。總統辦公室稱,韓方週一在華盛頓會晤盧比奧,雙方就同盟關係、貿易談判等議題達成共識,認爲舉行韓美首腦會談將促進合作。

總統辦公室援引盧比奧表態稱:"雖然關稅通知函已發送至韓國等主要貿易伙伴,但8月1日實施前仍有協商時間,期待兩國密切溝通達成協議。"特朗普本人也釋放談判空間,當被問及期限是否不可變更時表示:"可以說是確定的,但並非100%確定。如果他們來電提出替代方案,我們持開放態度。"

韓國在爭取關稅豁免的談判中反應遲緩,最初僅同意協商一攬子方案,在6月4日李在明就職後才從"技術層面討論"升級爲高層談判。李在明前任去年12月頒佈戒嚴令導致應對美國貿易政策嚴重滯後,其通過臨時選舉上任後表示該事件極大削弱了韓國應對美國新關稅的能力。產業部在聲明中承認,儘管開展密集談判,但韓國新政府上臺後確實缺乏足夠時間就所有議題與美方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