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鋪市場反彈,預計下半年買賣登記量及成交金額均上升

根據利嘉閣(工商鋪)地產董事黃應年的分析,2025年上半年香港工商鋪物业买卖登记量达到2238宗,不僅連續兩個半年度上升,還創下近六個半年度的新高,显示出工商鋪市场的明显反弹和筑底回升。

黃應年進一步預測,2025年下半年工商鋪買賣登記量有望按半年增長近15%,達到2570宗。在成交金額方面,預計商廈及店鋪將錄得較大額的登記,帶動金額升幅超過登記量升幅,預計下半年金額將大幅上升超過20%,達到390億港元水平。

店鋪市場分析

利嘉閣(工商鋪)地產-商鋪、商業及投資部高級營業董事鄭得明指出,今年上半年香港股市回升和旅遊業復甦,加之店鋪價格下跌吸引資金流入,支撐了店鋪市場的溫和增長。

時間 店鋪物業買賣登記量 成交金額(億港元)
2025年上半年 508宗 78.17
2024年下半年 479宗 81.89
2024年上半年 464宗 -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店鋪物業買賣登記量爲508宗,較去年下半年的479宗上升6%,較去年同期的464宗上升9.5%。成交金額方面,今年上半年爲78.17億港元,較去年下半年的81.89億港元微跌5%。

鄭得明預計,如果下半年店鋪每月平均買賣登記能維持在100宗水平,下半年合計約有600宗登記,較上半年再升18%。預計下半年店鋪買賣登記總金額將增加約20%,達到95億港元水平。

市場趨勢與投資者結構變化

鄭得明表示,當前街鋪空置率無需過分擔心,因爲餐飲業開店數量仍高於關店數量,顯示出市場活力。他分析,街鋪市場以餐飲爲主流,網購的盛行導致核心街道的零售功能減弱,部分地段不再適合傳統零售。

街鋪買家結構正在變化,部分原本投資住宅的買家轉向街鋪市場,內地資金也成爲主力買家,主要因爲香港街鋪的投資回報率較內地市場高。然而,由於銀行對鋪位估值重估,過去的資深鋪位投資者對購入新鋪位的興趣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