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部灣銀行發佈大模型智算平臺項目招標公告
廣西北部灣銀行於7月10日在招標網站發佈了“大模型智算平臺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計劃採購大模型智算平臺項目,但未公佈預算金額。此前,該行官網於7月3日公佈了deepseek大模型一體機項目的中標公告,中標價爲358萬。
中小銀行在大模型領域的招標活動呈現出密集且加速的趨勢。自5月以來,包括寧波銀行、貴陽銀行、中原銀行、蘇州銀行、瀘州銀行等上市銀行,以及湖州、溫州、湖南等非上市銀行在內,至少10家中小銀行發佈了大模型相關的招標公告。
大模型應用層級與硬件投入
據某頭部股份行信息科技部負責人表示,千萬級以下的硬件主要用於應用層級的大模型,相當於對現有銀行流程和系統的優化,以實現更智能和高效的服務。
中小銀行的招標主要集中在大模型硬件上,金額多數在200萬至600萬之間。其中,盛京銀行2025年人工智能大模型平臺硬件採購項目的預算金額爲600萬元,貴陽銀行大模型智能中臺能力建設項目(一期)的中標金額爲520萬。
廣州某城商行支行行長指出,總行層面對科技投入主要集中在硬件上,如網點科技器具的豐富和升級,這有助於提升銀行品牌形象和服務效率。他還提到,網點各類科技設備的技術和服務相當一部分屬於外包機構,這與客戶需求量和總行科技投入規模有關。
大模型應用趨勢與銀行科技工作
根據沙丘智發佈的《2025年中國銀行業大模型應用跟蹤報告》,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在技術應用上佔據領先地位,幾乎所有銀行都在積極探索大模型,搭建相對完整的大模型能力體系。城商行/農商行以及其他類型銀行對大模型的態度從謹慎觀望逐漸轉向單/多場景試點,其中頭部城商行以及頭部民營銀行的探索進程較快。
在2025年的重點科技工作描述中,北京銀行表示“堅持科技引領、價值創造和客羣建設”,上海銀行表示“加快轉型步伐,增強轉型發展動能”。相對而言,國股行的力度更大,如興業銀行“強化科技賦能,向數字化運營要效益,向新技術探索要未來”,光大銀行“推進數字化轉型,發揮數據賦能作用,支持一線精準營銷”。
大行和中小行對於大模型的定位不同。國股行投入一般在億級水平,期待在優秀的底層基礎大模型上進一步模型優化和再開發,同時戰略要求也很高。
《報告》認爲,當前大模型應用領先的銀行不再停留於“降本增效”層面,而是向核心業務環節如風控、營銷、交易等邁進,爲銀行創造更多的增量收益。
中國工商銀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在“大模型金融應用及創新論壇”上指出,AI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客戶服務、精準營銷、風險管控等多個金融場景,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例如,工商銀行通過大模型技術構建了智能體應用生態,實現了客戶經理分析、推薦、觸達、陪伴和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顯著提升了服務效率和質量。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工商銀行利用DeepSeek-R1大模型升級AI財富助理,通過客戶洞見、產品洞見和通用問答三大能力突破,推動金融服務智能化轉型;郵儲銀行面向投行業務開發的AI交易機器人“郵小寶”和麪向票據業務開發票據業務機器人“郵小盈”,有利於提升交易效率、節約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