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在全球資金正逐步遠離美元資產的時候,中國臺灣投資者也不例外——他們正在重新評估長期以來對美元資產的偏好,並將目光投向歐洲。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持有歐洲資產的臺灣基金近期吸引大量投資,總資產達到新臺幣137億元(約合4.63億美元),爲201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根據臺灣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SITCA)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台湾投资者还向境外以欧洲爲重点的基金投入了新台币141億元,創下自2021年以來最大的半年投資規模。
與此同時,2025年上半年,以美國爲重點的臺灣本地基金總資產減少了新臺幣5380億元,創下自2003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大半年跌幅。臺灣投資者持有的以美國爲重點的境外基金資產也減少了新臺幣1216億元,爲SITCA自2006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
這一轉變標誌着臺灣高淨值機構投資者在資產配置策略上的重大變化。此前,這些投資者在海外資產配置上長期以美國爲主。臺灣是美國國債的第11大海外持有者,截至5月底,該島持有美國國債總額爲2929億美元,比4月減少59億美元,創2022年9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
這種轉變並不僅限於臺灣。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美國聯邦政府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以及日益加劇的政治極化,正促使亞洲主要出口經濟體尋求替代方案,以分散它們在美國股市和債市中的合計7.5萬億美元投資風險。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市場策略師Agnes Lin表示:“銀行和壽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正在非常迅速地轉移他們的資產。”“顯然,他們有一個長期分散配置的策略。”摩根大通目前管理着臺灣最大的歐洲主題基金。Agnes Lin預計,如果歐洲股市的漲勢持續至明年,臺灣的散戶投資者也將開始關注該地區。
數據顯示,臺灣壽險公司海外投資的22萬億新臺幣資產中,有超過90%是美元資產。這種對美元資產的高度集中給這些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匯率風險。今年5月初新臺幣對美元大幅升值,導致本地保險公司合計出現逾新臺幣1450億元的匯兌損失。專注於美國債券的ETF散戶投資者也受到了匯率劇烈波動的衝擊,這引發了臺灣市場關於是否需要更廣泛資產多元化的討論。
截至目前,新臺幣兌美元年內已升值逾11%,而兌歐元則貶值了1.4%。法國巴黎銀行亞洲財富管理業務主管Arnaud Tellier表示,臺灣的富裕家庭受到了新臺幣的劇烈波動帶來的衝擊。他表示:“我們現在看到,他們確實開始關注如何將資產從美元資產中多元化。我們收到很多關於其他貨幣,尤其是歐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