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7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和財政部、國家醫保局、全國總工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育兒補貼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王海東表示,按照工作計劃,各地將在8月下旬陸續開放育兒補貼申領,8月31日前各地全面開放育兒補貼的申領。
王海東介紹,關於對3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育兒補貼,主要考慮是,0~3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家庭養育特別需要支持的重要時期。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生育支持,也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結合我國發展階段和財力狀況,育兒補貼制度覆蓋3歲以前的嬰幼兒養育階段。
關於2025年之前出生的孩子是否可以享受補貼,根據《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週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週歲。同時,育兒補貼的發放對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3週歲以下婴幼儿,這部分嬰幼兒按照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補貼,也是發放到年滿3週歲。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郭陽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按照部署,中央財政將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項目“育兒補貼補助資金”,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對於發放國家基礎標準補貼所需資金,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比例對地方予以補助,中央總體承擔約90%。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指,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取得積極進展。其中,在經濟支持方面,多渠道降低羣衆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并將扣除标准提高到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提高生育醫療費用保障水平;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將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這些措施都取得了很好反響。在時間支持方面,進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省(區、市)普遍延長產假至158天及以上;均設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產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兒假。
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會同相關部門,確保已有政策落地見效。同時,加強前瞻性研究和政策儲備,持續充實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工具箱,進一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
文字實錄如下: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周建設: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已經公開發布,爲幫助大家更好了解相關情況,我們邀請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女士,請她爲大家介紹育兒補貼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郭陽女士,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王海東先生,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負責人劉娟女士,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部長劉紅梅女士。
現在,請郭燕紅女士作介紹。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郭燕紅:
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近期,中辦、國辦印發了《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紹以下有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就人口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作出專門部署,強調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提出建立生育補貼制度。《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發放育兒補貼。
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財政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泛調研,深入論證,總結地方育兒補貼的實踐經驗,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綜合考慮了我國國情、發展階段和財力狀況,同時也參考了國外的做法,研究提出育兒補貼制度的建議方案。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
育兒補貼制度是一項全新的公共政策,涉及千家萬戶。根據《實施方案》,育兒補貼制度從2025年1月1日起實施,補貼對象爲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週歲以下嬰幼兒,至其年滿3週歲。育兒補貼按年發放,補貼標準爲每孩每年3600元。育兒補貼申領人是嬰幼兒的父母一方或者其他監護人,主要通過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線上申請,也可以線下申請。育兒補貼發放渠道爲申領人或者嬰幼兒的銀行卡或其他金融賬戶。對按照育兒補貼制度規定發放的育兒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在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認定時,育兒補貼不計入家庭或者個人收入。
育兒補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大範圍、普惠式、直接性向羣衆發放的民生保障現金補貼,是一項惠民利民的重大舉措。實施育兒補貼制度,體現了以下4個方面的原則:
一是改善民生、惠民利民。育兒補貼聚焦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發放育兒補貼“看得見”“摸得着”,有助於減輕家庭養育負擔,是貫徹落實以人爲本、投資於人的具體實踐。在發展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羣衆有更多獲得感。
二是統籌銜接、保障公平。育兒補貼不分城鄉、民族、區域,也不分一孩、二孩或者三孩,實現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蓋,確保符合條件的嬰幼兒能夠平等享受補貼的待遇。
三是盡力而爲、量力而行。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育兒補貼制度統籌考慮了人口發展情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合理確定補貼的範圍和標準,確保財政可負擔、政策可持續。量力而行才能行穩致遠。
四是安全規範、簡便易行。育兒補貼申領最大限度精簡材料、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方便羣衆。通過全國統一的線上申領信息系統,實現網上辦、一次辦,無論是戶籍人口還是流動人口,都可以通過線上來申領。當然,在推行線上申領的主渠道下,也同步安排了線下的服務工作。同時,嚴格資格審覈,加強績效管理,保障資金安全,切實把好事辦好。
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提出了4個方面13項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各地各相關部門着力推進生育支持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推動一攬子生育支持政策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更好解決羣衆在育兒方面的所憂所盼。今天,我們和財政部、國家醫保局、全國總工會的同志一起參加發佈會,介紹育兒補貼制度和生育支持措施的有關情況,共同回答大家的提問。
謝謝大家!
周建設:
謝謝郭燕紅女士的介紹。現在歡迎各位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農民日報記者:
育兒補貼發放面向3歲以下嬰幼兒,請問是如何考慮的?2025年之前出生的孩子是否可以享受到?另外,由誰來申領育兒補貼?謝謝!
郭燕紅:
好,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王海東先生來回答。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 王海東:
謝謝你的提問。關於對3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育兒補貼,主要考慮是,0~3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家庭養育特別需要支持的重要時期。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生育支持,也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結合我國發展階段和財力狀況,育兒補貼制度覆蓋3歲以前的嬰幼兒養育階段。
關於2025年之前出生的孩子是否可以享受補貼,根據《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週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週歲。同時,育兒補貼的發放對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3週歲以下婴幼儿,這部分嬰幼兒按照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補貼,也是發放到年滿3週歲。也就是說,2022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符合條件的嬰幼兒,都可以領取育兒補貼。爲了方便羣衆申領,我們還專門制定了2022年至2024年各月份出生的嬰幼兒申領補貼金額的對照表,對照表已經發到網上了,這樣可以一目瞭然地知道每一個孩子的申領補貼金額。
關於誰來領?育兒補貼申領以家庭爲單位,由申領家庭確定1名申領人,應當是嬰幼兒父母一方,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其他監護人。
同時,我們將指導各地結合孕產婦保健、住院分娩和嬰幼兒預防接種、健康管理、戶籍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等,做好政策宣傳解讀,提高政策知曉率,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嬰幼兒應享盡享育兒補貼。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我們關注到這次育兒補貼方案確定的是每孩每年3600元,想請問一下這個標準是如何確定的,背後有什麼考慮?希望達到的預期目標是什麼?謝謝!
郭燕紅: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現階段,國家育兒補貼的基礎標準爲每孩每年3600元,至其年滿3週歲。這是結合我國當前發展階段居民的養育成本和政府財力狀況等多種因素,也參考了國際上育兒補貼的相關情況,按照盡力而爲、量力而行的原則綜合確定的。
育兒補貼制度是一項重要的民生政策,涉及千家萬戶。從國際上看,這是不少國家採取的生育支持政策之一;從國內看,一些地方結合了當地的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探索實施了不同形式的育兒補貼政策,受到羣衆普遍歡迎。根據國際和國內的實施情況,我國實施育兒補貼制度將會產生3個方面的預期效果:
一是幫助減輕家庭養育的負擔。育兒補貼制度作爲支持生育的經濟政策,通過財政資金的精準發放,可以直接增加羣衆的現金收入。育兒補貼每年惠及上千萬個家庭,可以爲家庭育兒提供基礎性的支持,改善育兒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庭養育孩子的經濟壓力,助力幼有所育。
二是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氛圍。育兒補貼是強化生育支持、促進生育友好的激勵政策,樹立了鮮明的政策導向。實施育兒補貼制度還有利於和托育、教育、就業、稅收、住房等相關的政策同向發力,持續完善生育政策體系,更好地形成系統集成效應,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
三是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育兒補貼是一項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政策,惠及面廣、發放穩定,是“投資於人”的重要措施。實施育兒補貼制度,進一步強化基礎民生保障,促進家庭發展,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密切結合起來,“小切口”撬動“大民生”。同時,有助於促進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添新動力。
育兒補貼作爲一項新的制度,我們將持續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跟蹤評估效果,不斷地優化和完善政策措施。謝謝大家。
彭博社記者:
中國如何評估政府在提高生育率方面的努力是否成功?如果有必要,是否有可能在未來增加對家庭的補貼和其他援助?
郭燕紅:
好,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王海東同志來回答。
王海東:
謝謝您的提問。隨着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總體上已由人口增量發展轉向減量發展階段,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特徵明顯。爲了適應人口發展新形勢,我國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不斷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人口是一個慢變量,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包括育兒補貼在內的生育支持政策措施的作用需要長期觀察,我們將在實施過程中持續跟蹤、全面評估。國際經驗表明,生育支持需要多維度政策同向發力,形成系統性支持。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深化人口發展重大問題研究,完善人口監測體系,加強政策成效評估,同時也加強政策儲備,不斷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謝謝。
中國財經報記者:
育兒補貼是一項需要穩定財政投入的重大民生政策,請問財政部在保障育兒補貼制度落實方面將採取哪些措施?謝謝!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 郭陽: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育兒補貼惠及千家萬戶,讓補貼資金精準、及時、足額髮放到羣衆手中,切實把好事辦好,這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財政部立足職責,採取一系列措施,支持育兒補貼制度順利實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設立轉移支付項目。按照中辦、國辦印發的《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部署,中央財政將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項目“育兒補貼補助資金”,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對於發放國家基礎標準補貼所需資金,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比例對地方予以補助,中央總體承擔約90%。這既體現了中央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地方的大力支持,也有利於進一步夯實地方管理責任。
二是加強資金管理監督。《實施方案》要求,育兒補貼制度實施堅持安全規範、簡便易行,嚴格資格審覈,規範發放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確保資金安全,有關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近期,財政部還將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育兒補貼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資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監督的具體要求,細化規範資金下達流程,落實各級工作責任。兩部門將對補助資金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做好績效監控和績效評價,確保管好用好財政資金。
三是明確相關優惠政策。《實施方案》規定,对按照制度規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認定時,育兒補貼不計入家庭或個人收入。此前,國家出臺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扣除標準爲每孩每月2000元。這些政策配合育兒補貼制度,將綜合發揮降低家庭生育養育成本的作用。
目前,各級財政部門正在會同衛生健康部門緊鑼密鼓開展補助資金的測算和下達工作,實施育兒補貼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承載了羣衆的期盼,我們將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對資金申領發放各環節實行全過程監管,確保每一筆資金都安全抵達。謝謝!
大衆新聞大衆日報記者:
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公佈以來,廣大的嬰幼兒家長十分關心補貼的發放問題,請問育兒補貼什麼時候可以申領?如何申領?有什麼方便羣衆的舉措?謝謝!
郭燕紅:
好,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王海東先生來回答。
王海東:
謝謝你的提問。確實,大家都很關心什麼時候可以申領育兒補貼。目前,我們和各地正在按照《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要求,抓緊推進各項準備工作。我們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育兒補貼制度管理規範、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各地也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國家和各地已經完成了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正在進行全流程測試。各地組織配備工作力量,對基層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按照工作計劃,各地將在8月下旬陸續開放育兒補貼申領,8月31日前各地全面開放育兒補貼的申領。
關於如何申領。育兒補貼主要通過全國統一的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線上申領,大家可以足不出戶地在線上申請。同時,我們也保留了線下辦理渠道和人工服務,因特殊原因無法通過線上申領的羣衆,可到嬰幼兒戶籍地鄉鎮、街道辦理。大家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辦理渠道。
另外,爲方便羣衆申領,我們採取了相關便民措施。一是最大限度精簡申領材料。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和公安、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大數據比對校覈。在此基礎上,我們堅持“最小必要”原則,讓“數據多跑路”,讓大家尽量少地提交材料,大家申領時只需提交嬰幼兒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等證明嬰幼兒身份和撫養關係的必要材料。二是拓寬申領渠道。我們依託各地省級政務服務平臺設置育兒補貼申領專區,同時在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服務平臺開通了育兒補貼申領入口。這些渠道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常用的,可以便捷操作的。大家可以通過多個渠道,使用手機線上便捷辦理,實現育兒補貼申領“不出門、隨手點、輕鬆辦”。
我們將不斷完善工作流程,優化信息系統,提高服務水平,力爭讓大家更滿意。謝謝。
中新社記者:
請問除了育兒補貼制度外,近年來財政部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方面還採取了哪些措施?謝謝!
郭陽: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還是由我來回答。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財政部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圍繞人口全生育鏈條、全生命週期,從生育、養育、教育、醫療、住房等多個方面,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努力營造良好生育環境。
一是支持提高優生優育水平。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支持爲孕產婦提供健康管理、產後訪視、新生兒護理指導,爲農村婦女提供增補葉酸、優生檢查等服務,2025年安排55.2億元。通過出生缺陷干預救助項目資金,支持開展出生缺陷檢測、救助和防治宣傳等工作,2025年安排3.7億元。
二是支持做好婦幼健康工作。通過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支持爲適齡兒童免費接種免疫規劃疫苗,做好乙肝等母嬰傳播疾病的預防,2025年安排52.2億元。通過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支持提升兒科醫療服務能力、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診斷救治能力,加強兒科醫生、基層產科醫生等緊缺人才培養,2025年安排11.1億元。支持強化基本醫療保障,2025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700元。
三是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2023年以來,我們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實施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範項目,中央財政共投入30億元。同時,通過就業補助資金,支持地方開展包括育嬰員、保育師等嬰幼兒照護服務人員在內的職業技能培訓。對撫育嬰幼兒的職工及其單位、社區托育服務機構,在所得稅、增值稅、契稅等方面給予稅費優惠。
此外,財政部還通過教育領域相關轉移支付資金,支持推動教育資源擴容提質;通過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支持地方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多子女家庭住房保障力度。
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落實投入政策,強化資金保障,配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
剛纔郭主任也提到了去年10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出臺一攬子的生育支持措施。當前,我們想請問一下現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謝謝!
郭燕紅:
好,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了《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提出了4個方面13項一攬子生育支持措施。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落地生效,取得了積極進展。
在經濟支持方面,多渠道降低羣衆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并將扣除标准提高到每個子女每月2000元;提高生育醫療費用保障水平;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將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個人;等等。這些措施深受百姓歡迎。在時間支持方面,進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省(區、市)普遍延長產假至158天及以上;均設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產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兒假。在托育服務方面,進一步完善托育服務體系,特別是加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大力推進托幼一體服務,发展社區嵌入式托育、用人單位辦託等多種方式的托育服務。截至去年年底,全國託位數已達到千人口4.08個。在婦幼健康服務方面,推進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擴大分娩鎮痛服務覆蓋範圍,持續實施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去年年底,我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4.3/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4.0‰,婦幼健康核心指標達到歷史最優水平,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婦幼健康高績效的10個国家之一。擴大兒科醫療服務供給,部署全國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全部提供兒科醫療服務,來滿足和保障廣大兒童就醫需求。在教育支持方面,各地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深入落實“雙減”政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幫助減輕家庭教育負擔。不少地方出臺實施了多孩子女同校政策,幫助解決家長接送不便問題。在住房支持方面,各地多渠道拓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幫助解決住房困難。一些地方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等等。應該說,這些措施的綜合效果老百姓都能夠可感、可及。
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會同相關部門,確保已有的政策落地見效。同時,加強前瞻性研究和政策儲備,持續充實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工具箱,進一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謝謝。
極目新聞記者:
我們關注到全國總工會連續三年對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進行補助,請問工會在構建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中發揮了哪些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部長 劉紅梅: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全國總工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始終堅持以職工爲中心的工作導向,積極參與推進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
一是織密“保障網”,強化女職工生育相關權益維護。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工會法》實施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其中包括女職工在就業、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等方面的權益維護情況。2021年,全國總工會參與了由人社部牽頭、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聯合開展的女職工產假等權益專項執法行動,對全國8.6萬家用人單位的女職工權益保障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同時,全國總工會加強源頭參與,目前,我國已有多個省(區)出臺女職工勞動保護地方立法,對女職工生育產假、“四期”保護等作出了細化規定。近年來,以平等就業、生育保護等內容爲重點,廣泛開展了“情繫女職工 法在你身邊”普法宣傳,超2000萬人次參加。
二是破解“帶娃難”,助力推動用人單位辦託和人才培養。在用人單位辦託方面,2022-2024年,全國總工會聯合國家衛健委連續三年開展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推薦申報,累計下撥2250萬元,補助300家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今年,全國總工會對推動用人單位辦託進行專門部署,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大力支持有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業園區等用人單位辦託。在經費支持方面,明確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子女普惠托育服務所需的有關支出,可按規定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用人單位工會經費可適當補充。在托育服務人才培養方面,2024年,全國總工會聯合國家衛健委、全國婦聯等舉辦了托育職業技能競賽。2025年職工托育職業技能大賽將於10月下旬舉辦,助力提升行業技能水平和服務規範。
三是營造“暖環境”,建設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全國總工會聯合人社部、國家衛健委等5部門,推動用人單位落實理念態度、職業發展、生育保護、照護支持、工作安排、職業健康等“六個友好”標準,發佈100個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典型案例。同時,推動各級工會開展職工子女託管服務,組織“會聚良緣”職工交友聯誼活動,建設女職工休息哺乳室,促進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建設。
下一步,全國總工會將加強與國家衛健委等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持續推動用人單位辦託、女職工權益維護等工作,擴大服務覆蓋,提升服務質量,助力推進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近年來,國家醫保局積極加大生育支持力度,提高生育醫療費用保障水平,在完善生育保險制度方面做了許多工作,能否詳細介紹一下相關的情況?謝謝!
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負責人 劉娟:
謝謝您的提問,感謝您對醫保局工作的關注。生育保險制度作爲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助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責無旁貸。國家醫保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回應羣衆關切,在擴範圍、強保障、促規範、優服務、嚴管理等方面持續發力,政策紅利惠及更多生育家庭。我們主要採取了四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一是,着力擴大生育保險參保覆蓋面。全力推動用人單位職工和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應參盡參,持續指導地方將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納入生育保險保障範圍。截至2025年6月,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已達到2.53億人。
二是,着力提升生育醫療費用保障水平。我們堅持需求導向,通過報銷生育醫療費用、發放生育津貼,使女職工在生育產假期間獲得基本保障。生育醫療費用實現了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的全週期保障。生育津貼作爲參保女職工產假工資,由生育保險支付,保障產假期間的生活費用,也使嬰兒得到必要的照顧和哺育。“十四五”期間參保人累計享受各項生育保險待遇9614萬人次,基金累計支出4383億元。
三是,着力拓展保障內涵。積極回應羣衆關切,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兵團全面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報銷,2024年已有超100萬人次享受待遇,助力萬千家庭圓了“生育夢”。部分省份將分娩鎮痛納入報銷,爲孕產婦減負又減痛。同時,我們加快新生兒護理、“親情陪產”等價格項目立項,促進兒科產科優化服務,更好滿足羣衆對生育服務的多元化需求。
四是,着力優化管理服務。優化“出生一件事”,探索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參加基本醫保,實現“出生即參、待遇即享”。進一步減環節、簡材料、壓時限,實現生育津贴审核支付10個工作日內辦結。積極推動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個人,讓參保人在生育期間第一時間得到經濟支持,目前全国超六成的统筹地区已经實現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適應國家人口形勢和發展戰略,指導地方積極探索完善政策,更好維護參保人生育保障權益,共同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
謝謝!
頂端新聞記者:
此前,部分地方已經探索實施了本地育兒補貼政策,一些地方標準還高於此次國家基礎標準,請問地方政策如何與國家政策銜接,地方標準較高的還能不能發放?謝謝!
郭燕紅: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近年來,國內一些地方結合實際,探索實施了育兒補貼的政策,取得積極成效。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出臺後,要加強政策統籌,地方政策要規範有序銜接。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則和考慮:
首先,國家建立制度,各地按照執行。國家全面實施育兒補貼制度,實現了全國全覆蓋,同時確定了國家基礎標準,也就是每孩每年3600元。對於之前沒有育兒補貼政策,或者補貼範圍較小,或者補貼標準低於國家的,要按國家補貼的範圍和基礎標準統一實施,實現政策均等化覆蓋,體現政策的公平性。
其次,做好政策銜接,保障羣衆利益。對於各地之前已經實施的育兒補貼政策,地方要制定具體的政策銜接方案,確保本地政策和國家制度有序銜接。在此過程中,要切實保障羣衆的切身利益。地方此前補貼標準高於國家基礎標準的,按規定做好評估和備案工作後,可以繼續執行。
第三,強化政策統籌,增強可持續性。《實施方案》明確,各省份在地市級執行統一的育兒補貼政策及標準,地區差異較小的省份也可以在本省份內執行統一的育兒補貼政策及標準。也就是說,育兒補貼政策要至少在地市級層面進行統籌。提高政策的統籌層次,有利於避免政策碎片化,切實增強政策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生育支持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了經濟支持、服務支持、時間支持、文化支持等一攬子的政策措施。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採取多種措施,與育兒補貼制度同向發力,形成生育支持政策的“組合拳”,更好地減輕家庭的生育養育教育負擔。謝謝。
周建設:
最後一個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此前,國內一些地方探索發放育兒補貼,大多隻針對二孩、三孩,多數一孩家庭無法享受。此次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將一孩納入補貼範圍有何考慮?謝謝!
郭燕紅: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王海東先生來回答。
王海東:
謝謝你的提問。近年來,一些地方探索發放了育兒補貼,積累了不少經驗,也爲國家育兒補貼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鑑。總體上,這些地方政策處於初步的探索階段,多數沒有將一孩納入到補貼範圍。在國家育兒補貼制度研究制定的過程中,我們會同相關部門對補貼對象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地調研,廣泛徵求意見。大家普遍建議應當加強對一孩家庭的生育支持。
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將一孩納入育兒補貼範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一孩家庭是育兒家庭的主體。我國每年出生的人口當中,一半以上都是一孩,所以將一孩納入補貼範圍,實現育兒補貼制度的廣覆蓋,能夠全面惠及育兒家庭;第二,生育是一個家庭的大事。生育一孩是家庭生育的起點和基礎,也是特別需要支持的關鍵階段,所以給一孩發放育兒補貼,可以改善家庭的生育體驗,減輕家庭的養育壓力,也有利於家庭的再生育考慮。謝謝!
周建設:
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裏,謝謝各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大家再見。
本文編選自“中國網”,FOREXBNB編輯:蔣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