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通脹預期上調超預期

日本央行在最近的政策會議中決定維持隔夜拆借利率在0.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同時,該央行上調了通脹預期,本財政年度的平均通脹預期從2.2%上調至2.7%,超出經濟學家預期的2.5%。此外,日本央行還略微上調了2026年和2027年的通脹預期,並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略微上調。

儘管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領導的委員會距離下一次加息已經不遠,但央行並未明確透露具體的加息時間。官員們可能需要時間來評估美國的關稅政策對日本經濟和全球貿易的影響。

日本央行對通貨膨脹風險平衡狀況的評估有所調整,他們表示總體風險處於平衡狀態,但並未明確指出具體時期。三個月前發佈的展望報告中,他們僅提及了2025年和2026年存在下行風險。這再次表明,監管機構正在考慮未來可能提高利率的可能性。

在該決定公佈後不久,日元兌美元匯率便開始上漲。2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上升1.5個基點,至0.835%。

與此同時,美聯儲維持了其基準利率不變,且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降低了人們對9月份降息的預期。鮑威爾表示,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阻礙了此次利率調整。而理事沃勒和鮑曼則持不同意見,投票支持降息25個基點。

7月22日,日本政府與白宮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將美國進口日本汽車及大部分其他商品的關稅降至15%。該協議消除了政策制定者面臨的一個關鍵不確定性因素,使他們能夠現在集中精力評估關稅的影響。

日本央行的最新展望報告稱:“在貿易及其他政策方面已出現積極進展,例如日本與美國之間的談判最終達成了協議。不過,各司法管轄區之間的談判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而且貿易及其他政策對國內外經濟活動和物價的影響也仍不明確。”

如果稅率不變的話,日本央行官員預計,到今年年底他們將獲得足夠的數據,從而能夠考慮是否有必要加息。日本央行上調了對通脹形勢的預期,持續高昂的生活成本已使日本成爲七國集團中通脹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食品價格的上漲,尤其是大米價格的上漲,推動了通脹率的上升,這促使該行審視其對基礎通脹趨勢的影響。

福岡金融集團首席策略師Tohru Sasaki表示,日本央行上調了將2026年的CPI預測,但幅度仍然溫和。他們對通脹前景的風險依然持謹慎態度,但除此之外,這次結果並不算特別引人注目。

Sasaki解釋稱:“如果我們只看當前通脹率的水平,日本央行完全有理由採取鷹派立場。從這一點來看,央行隨時都可能很快加息。但日本央行仍在持續關注全球風險,尤其是美國關稅政策。事實上,日本和美國對於所謂的關稅協議的理解完全不一致,因此日美之間的貿易談判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此外,日本國內政局也不穩定。所以,如果行長植田和男想採取鴿派立場,他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外部和內部的不確定性作爲理由;但如果他看通脹數據,又有充分依據可以轉向鷹派。所以,目前來看,他既有理由偏鴿,也有理由偏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