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7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TOP100排行榜發佈,拿地總額同比增長34.3%

中指研究院發佈的《2025年1-7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TOP100排行榜》顯示,2025年1-7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達到5783億元,同比增長34.3%,相比上月增幅小幅增長1個百分點。土地市場熱度持續,拿地企業以央國企爲主,其中8家央國企進入拿地金額前十,部分民企如濱江集團、邦泰集團、大華集團等也表現活躍。

從新增貨值來看,綠城中國、中海地產和保利發展位列前三。綠城中國以1116億元新增貨值佔據榜單第一,中海地產以935億元位列第二,保利發展新增貨值規模爲907億元,位列第三。TOP10企業2025年1-7月新增貨值總額6871億元,佔TOP100企業的43.5%,TOP100企業新增货值门槛为55億元。

熱點城市土拍熱度不減,多地塊刷新區域最高樓面價

2025年7月,核心城市優質地塊競爭依舊激烈。南京編號NO.2025G47地塊經過89輪競價成交,苏州园区双湖地塊經過49輪競價成交,杭州拱墅區石橋單元GS130201-56地塊經過43輪競價成交。上海徐彙區XH-02(TPL)單元051-11地塊以20萬/平方米的成交樓面價刷新了上海乃至全國涉宅用地成交樓面價紀錄,此前該紀錄爲上海靜安寺C050101單元095-7地塊,成交樓面價16萬/平方米,成交時間爲今年2月。

城市 地塊編號 成交樓面價(元/平方米)
上海 XH-02(TPL)單元051-11 200,000
上海 靜安寺C050101單元095-7 160,000

房企土拍爭奪激烈,一方面是由於企業均緊抓窗口期,通過核心城市優質地塊積極補倉;另一方面,2025年以來,各地也積極釋放優質地塊乃至稀缺地塊吸引房企投資。

重點區域及城市房企拿地

從各城市羣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羣之首。2025年1-7月,長三角TOP10企業拿地金額1802億元,位居四大城市羣之首,京津冀TOP10企業拿地金額894億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金額457億元,位居第三。

從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來看,央企、國企和地方國資仍是主力,民企僅在重點深耕區域補充土儲。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個城市拿地金額均進入前十;建發在杭州、北京、蘇州和成都四個城市拿地金額進入前十,頭部企業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補倉。濱江集團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額第一;興耀房產集團在杭州、大華集團在上海增加土地儲備;嘉禾興地產進入成都拿地金額前十。

從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來看,7月高總價地塊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和深圳。入榜地塊中,上海有5宗入榜,總成交金額高達244億元,杭州和深圳各2宗入榜,總成交金額分別爲46億元和45億元。其中,上海虹口區北外灘地區hk315-11地塊以總成交價65億元位列榜首。从拿地企业來看,高總價地塊拿地企業以央國企爲主,2宗地爲聯合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