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推出新股市場定價優化措施

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伍潔鏇於8月1日宣佈,將推行新股市場定價優化措施,以提高定價準確性並減少上市後股價波動。這些措施包括要求新股發售至少40%的股份分配給建簿配售部分的投資者,並修訂回補機制以確保各類投資者在新股發行中獲得平衡的股份分配比例。

伍潔鏇指出,過去二十多年來,香港市場投資者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機構投資者的交易量已接近九成,因此需要建立一個更靈活、清晰和透明的新股定價和股份分配框架。

新股定價機制的影響

新股定價機制的優化旨在確保發行人和投資者在新股定價和股份分配方面的公平性。伍潔鏇解釋說,散戶投資者作爲價格接受者,而機構投資者在定價過程中與發行人商議定價,因此,足夠的定價者對於確保價格準確性至關重要。

香港交易所現在要求新股發售至少40%的股份分配給建簿配售部分的投資者,以確保有足夠的定價者參與定價過程。

回補機制的修訂

回補機制的修訂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發行人可以選擇沒有回補機制的分配方案,並將至少10%的股份分配給公開認購部分;或者選擇設有回補機制的分配方案,初定5%的股份分配給公開認購部分。此外,回補比例上限從20%提升至35%,以適應市場參與者的意見。

這些調整旨在使發行人、機構投資者及散戶投資者能更準確地預計和掌握配售情況,提升香港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層級式初始公衆持股量要求

香港交易所還將根據公司上市時的市值引入層級式的初始公衆持股量要求,以吸引更多企業來港上市。這一措施將爲申請上市的企業提供更明確的參考指引,尤其是對於那些不希望在首次公開招股時出售大量股份的企業。

對於A+H發行人,香港交易所將採用一個較靈活的標準,以符合A股市場的公衆持股量規定。同時,引入了初始自由流通量規定,以確保企業在IPO之後有足夠股份在市場上交易。

伍潔鏇表示,這些新規定既符合國際慣例,也能提升香港上市機制的吸引力。

持續公衆持股量諮詢

香港交易所正就如何進一步優化《上市規則》中的持續公衆持股量規定諮詢市場意見,以期與全球國際標準接軌,增加競爭力。

伍潔鏇強調,香港交易所將繼續與市場參與者及監管機構合作,就提升香港上市制度的整體競爭力諮詢市場意見,並預計數月後會正式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