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可可產量持續低迷,全球供應緊張

全球最大的可可生產區西非正面臨又一個令人失望的收成季。儘管天氣狀況較前幾個收成季有所改善,但樹木老化和作物病害等結構性問題仍可能持續限制可可產量,並導致可可價格居高不下。

根據對8位交易員和分析師的調查,全球最大可可生產國科特迪瓦預計在本收成季收穫140萬噸可可豆,與預期基本相當。然而,加納的收成季前景更爲嚴峻,預計將僅收穫62萬噸可可豆,遠低於歷史最高水平。這一結果意味着全球可可供應將持續緊張,儘管今年全球可可市場出現了約4萬噸的預估短缺後需求疲軟帶來了些許緩解。

國家 預計收穫量(萬噸)
科特迪瓦 140
加納 62

根據國際可可組織的數據,庫存與使用比率——衡量供需關係的關鍵指標——目前接近自198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在美國,由交易所監管的倉庫所追蹤的可可庫存也大幅低於10年平均水平。

可可產量與價格預測

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Oran van Dort表示,科特迪瓦和加納的綜合作物產能逐年下降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可可供應短缺將給巧克力生產商帶來壓力,並可能使可可及相關產品價格居高不下。

儘管可可期貨價格已從去年12月創下的近13,000美元/噸的歷史高位回落約40%,但目前仍遠高於五年平均水平。摩根大通預測,可可價格將維持在6,000美元/噸以上。花旗則預計,可可價格明年將達到7,000美元/噸——是長期均值的兩倍以上。

機構 價格預測(美元/噸)
摩根大通 6,000以上
花旗 7,000

在西非,接下來的三個月至關重要。經歷了4月至6月的雨季之後,可可豆莢正進入生長發育的高峯階段。儘管6月的豐沛降雨緩解了7月乾燥季前的擔憂,但據國際投行機構Marex分析師Emma Sanig稱,如果幹旱天氣持續至8月,前景可能再度惡化。

喀麥隆成爲了西非區域內的亮點。據喀麥隆可可和咖啡跨專業委員會稱,該國可可產量預計將增長12%至30萬噸。但在其他區域,前景更加暗淡。例如,尼日利亞2025-26年度的可可產量預計將下降11%至30.5萬噸,低於預期的34.4萬噸。

尼日利亞可可協會主席Mufutau Abolarinwa表示,天氣模式的變化推遲了關鍵性降雨,同時強風破壞了新花與幼小可可豆莢,減少了本可用於產量的豆莢數量。

即使西非地區的可可產量恢復,也是在經歷了兩個低迷季節之後從較低基數起步。摩根大通策略師Tracey Allen表示,這最終將威脅西非在全球可可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尤其是在厄瓜多爾等國持續擴大產能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