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8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司長劉玉光介紹,教育部督促各地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後,儘快部署實施,倒排工期推進政策落地。多渠道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指導各地對幼兒園園長及資助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政策執行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各地將在8月底前完成免保教費政策相關準備工作,讓大班兒童在今年秋季學期開學時就能享受到政策紅利。
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長許留慶表示,財政部已經足額安排了中央財政需要承擔的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將於近日下達。同時,將指導地方抓緊制定細化工作措施,指導各省結合地方實際,分類細化省域內免保育教育費財政補助標準,儘快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其中,部分地區此前已經實施了學前教育資助的,也要做好政策銜接。
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介紹,國家統一實施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覆蓋所有幼兒園的大班兒童,預計今年秋季學期將惠及約1200萬人。同時,鼓勵各省結合實際鞏固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羣體的資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
文字實錄如下: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周建設: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今天邀請到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女士,請她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吹風會的還有:教育部財務司司長劉玉光先生,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長許留慶先生。
現在,我們請郭婷婷女士作介紹。
財政部副部長 郭婷婷: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對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這項政策的關心關注,下面我先介紹有關情況。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起點,關係到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係到社會和諧穩定,關係到黨和國家事業的未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發展,強調要健全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系,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黨的二十大對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強化學前教育普惠發展作出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範圍。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
財政部會同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泛開展調研,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綜合考慮我國國情、發展階段和財力狀況等因素,研究提出逐步推進免費學前教育的建議方案。近日,國辦印發了《意見》,明確從2025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的保育教育費,這裏所說的學前一年就是通常所說的幼兒園大班;對教育部門批准設立的民辦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參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幼兒園免除水平,相應減免保育教育費。後續還將統籌考慮學齡人口變化、財力狀況等因素,研究適時完善免費政策。對於因免保育教育費導致幼兒園收入減少的部分,由財政對幼兒園給予補助,相關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在落實好免保育教育費政策的同時,統籌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羣體的資助、健全學前教育投入機制等工作,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
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着力解決人民羣衆所需所盼、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以人爲本、投資於人的具體實踐,是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政策體系的關鍵環節,對於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促進教育公平、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這是我國學前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次出臺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主要遵循了四個原則:
一是強化普及普惠。國家統一實施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覆蓋所有幼兒園的大班兒童,預計今年秋季學期將惠及約1200萬人左右。同時,鼓勵各省結合實際鞏固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羣體的資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
二是穩妥有序推進。綜合考慮我國國情,堅持盡力而爲、量力而行,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免保育教育費,確保政策可持續。後續將適時研究完善政策措施,讓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政策紅利。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是以政府投入的“加法”,來實現家庭教育支出的“減法”。保育教育費佔家庭學前教育總支出的比重比較高,免除費用後,家庭的教育支出將有效降低。經測算,僅今年秋季一個學期,全國財政將增加支出大約是200億元,相應減少家庭支出200億元。
四是經費合理分擔。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擔,中央財政拿大頭,對中西部地區也給予政策傾斜。各地統籌安排中央補助資金和自有財力,確保及時足額撥付資金,保障這項惠民政策順利實施。
以上是我介紹的簡要內容。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以及教育部的同志一起,共同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周建設:
謝謝郭婷婷副部長的介紹。現在歡迎各位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北京青年報記者:
《意見》中強調“逐步推行”,請問這是出於什麼考量?另外,相關政策是否覆蓋了學前一年所有在園兒童,他們會按照什麼樣的標準進行免費?能不能再簡要介紹一下,謝謝。
郭婷婷: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剛纔講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範圍,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根據今年6月1日起實施的《學前教育法》,我國學前教育實行以政府投入爲主、家庭合理負擔、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家庭需要承擔保育教育費、伙食費等,其中保育教育費佔家庭學前教育總支出的比例比較高,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研究制定這項政策的時候,我們進行了深入研究論證,按照盡力而爲、量力而行的原則,採取穩妥有序方式,在免費項目上,明確免保育教育費;在免費年限上,明確從幼兒園大班開始。
關於記者問到的政策覆蓋範圍,這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爲了充分體現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這次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覆蓋所有幼兒園大班適齡兒童,也就是說,既包括公辦幼兒園,也包括民辦幼兒園,既包括城市幼兒園,也包括鄉村幼兒園,讓所有在園就讀的大班兒童都能夠享受到這一政策紅利。
關於按照什麼標準進行免費。國辦《意見》明確,按照地方有關部門制定的公辦園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執行,也就是說,對公辦幼兒園保育教育費原來收多少,現在就免多少,全額免。對於在教育部門批准設立的民辦園就讀的適齡兒童,參照民辦園所在地同類型公辦園免除水平,相應減免保育教育費。可以舉個例子,比如,某個民辦園的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是每個月每人800元,所在地同類型的公辦園收費標準是500元,這個政策實施之後,在公辦園就讀的大班兒童就不用再交了,500元全部免除;在民辦園就讀的大班兒童,也是相應按照500元的標準免除,只要交差額部分,也就是300元。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現在距離秋季開學只有一個月時間了,請問財政部和教育部在保證政策落實方面將採取哪些措施?謝謝。
郭婷婷:
謝謝你的提問,你的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在點上。確實,離開學時間很短了,我們的相關工作也都在有序準備和推進中,具體情況請許留慶司長和劉玉光司長分別作介紹。
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長 許留慶:
謝謝你的提問,我先來回答。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是涉及千家萬戶、事關長遠發展的重要惠民舉措。實質上,是將原來由家庭承擔的教育支出轉換爲政府來承擔,是對家庭教育支出做“減法”,同時也是對國家和政府責任做“加法”。要讓政策紅利真正轉化爲民生福利,真正做到免到位、補精準,還有許多工作需要精耕細作。確實,現在距離秋季開學不到一個月,時間很緊。財政部將繼續與教育部密切協作、通力配合,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確保免費政策落實落地。
一是儘快下達中央補助資金。財政部已經足額安排了中央財政需要承擔的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將於近日下達。
二是指導地方抓緊制定細化工作措施。指導各省結合地方實際,分類細化省域內免保育教育費財政補助標準,儘快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其中,部分地區此前已經實施了學前教育資助的,也要做好政策銜接。
三是督導地方落實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各省級財政、教育部門統籌安排中央補助資金和地方相關資金,落實省域內幼兒園免保育教育費的財政補助資金,並及時撥付,確保不因爲實施免費而影響幼兒園的正常運轉。
四是加強資金監督管理。各地加強日常監管,強化監督檢查和信息公開,確保資金使用規範、安全、有效。對於虛報冒領、擠佔挪用、滯撥緩撥補助資金等行爲,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財政部將會同教育部密切關注政策實施情況,加強動態監測評估,同時推動建立長效的監督體系,按規定適時開展督導檢查。
謝謝。下面請劉玉光司長接着回答。
教育部財務司司長 劉玉光:
各位好,下面,我介紹一下教育部在推動政策落實方面的有關考慮。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強化部署落實。督促各地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後,儘快部署實施,倒排工期推進政策落地。多渠道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指導各地對幼兒園園長及資助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政策執行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各地將在8月底前完成相關準備工作,讓大班兒童在今年秋季學期開學時就能享受到政策紅利。
二是夯實數據基礎。依託學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幼兒園在園兒童學籍信息管理,精準審覈在園兒童數據及受助信息,強化與相關部門數據的對接共享與交叉稽覈,做到真實準確、不重不漏,爲政策實施和資金撥付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三是加強監測評估。全國幼兒園數量多、分佈廣。教育部、財政部將對各地落實情況進行動態監測,跟蹤評估實施效果,指導各地不斷優化政策舉措,真正把利民政策落到實處。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
目前已經有一些地方實施了減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請問這次全國實施免學前一年保育教育費後,如何做好政策銜接?另外,請簡要介紹一下,下一步優化完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還有哪些考慮?謝謝。
郭婷婷:
謝謝你的提問。近年來,一些地方結合實際探索開展了免保育教育費政策,積累了不少經驗,也爲制定全國統一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鑑。有的地方實施了更有力度、更長年限的免費政策。這次國辦《意見》明確,各省已經實施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範圍超出學前一年的,可以繼續執行,超出部分所需資金也繼續由地方承擔,這樣有利於地方因地制宜做好政策銜接。
學前一年免保育教育費之後,關於後續政策的考慮,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從實際情況看,我國的學前教育辦園體制多樣,情況比較複雜,學齡人口處於快速變化的階段。因此,免保育教育費政策實施後,我們將密切關注各地的政策落實情況,加強工作指導,確保把好事辦好。同時,將綜合考慮學前教育學齡人口的變化、財力狀況等因素,會同教育部研究適時完善免費政策,讓更多孩子受益。謝謝。
中國經營報記者:
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財政投入保障至關重要。請簡要介紹一下免保育教育費財政補助標準是如何確定的?以及中央與地方如何分擔免保育教育費財政補助資金?謝謝。
許留慶:
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關於免保育教育費的財政補助標準問題,今年主要是綜合考慮了各省公辦園保育教育費的生均實際收費水平等因素,並且逐省進行覈定。對以後年度,我們將定期對政策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適時調整各省免保育教育費生均財政補助標準,保障幼兒園正常運轉。
關於中央與地方分擔免保育教育費財政補助資金情況,國辦《意見》明確,對因免保育教育費導致幼兒園收入減少的部分,由財政對幼兒園予以補助,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其中,中央財政對西部、中部和東部地區分別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擔。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教育部指導各省級財政、教育部門統籌安排好中央補助資金和地方應承擔的資金,及時足額將財政補助資金撥付到幼兒園。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意見》中提到要鞏固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羣體資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請問,目前對困難幼兒主要有哪些資助政策?未來是否會有全國統一的學前資助制度,以更好地保障這些特殊羣體受教育權益?謝謝。
劉玉光: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從2011年起,根據《財政部 教育部關於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的意見》,各地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補助”的原則,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資助爲主、幼兒園和社會資助爲輔的學前教育資助體系,有效保障了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多年來,中央財政通過安排學前教育發展資金,持續支持引導地方鞏固學前教育資助制度。目前,全國各省份均已出臺省級學前教育資助政策,各地政策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財政部、教育部兩部門在研究設計免保育教育費政策時,充分考慮了與現行資助政策的銜接問題。國辦《意見》明確在實施免保育教育費政策的同時,鼓勵各省結合實際,進一步鞏固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羣體的資助政策,確保受益羣體不縮水、惠民政策不打折、保障力度不降低。
下一步,我們將指導各地綜合考慮學齡人口變化、地方財力狀況等因素,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羣體的資助政策,與免保育教育費政策形成合力,做好兜底保障。財政部、教育部兩部門也將適時研究建立統一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羣體的資助政策。謝謝。
中國財經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意見》強調堅持保基本、保普惠,進一步健全學前教育投入機制,請簡要介紹一下學前教育投入機制方面的有關情況。謝謝。
郭婷婷: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近年來,財政部會同教育部等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學前教育以政府投入爲主,家庭合理負擔,多渠道籌措經費的原則,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中央財政設立了專項資金,支持和引導地方加大投入,着力擴資源、補短板、提質量,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各地結合實際出臺了公辦幼兒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者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以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生均財政補助標準,同時還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據統計,國家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2013年爲862億元,到2023年增長到3150億元,年均增長13.8%,這個增速還是很快的。其中,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學前教育經費由2013年的749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2665億元,年均增長13.5%。可以說,學前教育投入機制的建立健全,爲構建起覆蓋城鄉、普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前教育法對地方政府健全學前教育機制作了具體規定,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此再次做了強調。考慮到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是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重要支撐,國辦的《意見》再次對相關規定進行了重申,要求各省要認真落實學前教育法,堅持保基本、保普惠,進一步健全學前教育投入機制,制定並落實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相關生均財政補助標準,提升辦園質量和水平。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教育部加強對地方工作指導,同時繼續通過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地方健全學前教育投入機制。謝謝。
天津海河傳媒中心記者:
很多家長都關心實施“免費”政策後,幼兒園質量如何保障?請問在實施免保育教育費政策的同時,在加強幼兒園監督管理、提升辦園質量方面有什麼舉措?謝謝。
劉玉光: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很多研究都表明,學前教育爲人一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辦好學前教育,關係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教育部會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方向,擴資源、調結構、建機制、提質量,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佈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學前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據統計,2024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經是92%,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今年6月1日,《學前教育法》正式頒佈實施,標誌着學前教育進入“有專門法可依”的新階段,爲廣大適齡幼兒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根據《學前教育法》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要求,教育部會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將持續從五個方面發力,進一步推動各地規範辦園行爲、提升辦園質量。這五個方面具體講:
一是健全協調機制。明確部門分工,結合地方實際完善工作機制,形成支持當地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合力。
二是規範辦園行爲。國家對幼兒園教職工的資質和配備、經費投入、收費行爲、安全防護、衛生保健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將推動各地各幼兒園結合實際細化制度措施,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入口關”;嚴格規範日常辦園行爲,守好“安全關”。
三是提高保教質量。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實施保育教育活動,深化幼兒園教育教研改革,落實好以遊戲爲基礎的豐富的教育環境,激發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的內驅力,促進孩子們在遊戲和生活中快樂成長。
四是壓實監管責任。強化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嚴格源頭監管,嚴格把握幼兒園設立條件,加強幼兒園辦學資質審覈;加強過程監管,通過動態監管、信息備案、公開公示的方式,守牢規範辦園的底線和師生安全的紅線。
五是強化督導評估。推進國家層面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認定工作,優化督導評估程序,加大督導力度,推動學前教育從“幼有所育”向“幼有優育”邁進。謝謝。
周建設:
請繼續提問,還有兩位記者。
農民日報記者:
學前教育關乎兒童健康成長。請問,除了這次免保育教育費政策外,近年來,財政部在支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方面還採取了哪些措施?謝謝。
許留慶:
謝謝你的提問。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公益事業。一直以來,財政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支持辦好學前教育。
從支持力度看,2013-2024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學前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達到2209億元,帶動各方不斷加大投入力度,與2013年相比,國家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增長了三倍多。
從支持方向看,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主要用於四個方面:一是支持地方擴大普惠性資源供給,扶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二是支持地方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落實對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相關生均財政補助標準,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三是支持地方鞏固幼兒資助制度,資助普惠性幼兒園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四是支持地方提高保育教育質量,包括改善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條件,配備適宜的玩教具和圖畫書等。地方財政相關資金主要用於落實學前教育生均撥款制度,保障幼兒園正常運轉。
從落實效果看,各省結合實際統籌安排中央補助資金和自有財力,支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通過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學前教育資源持續增加、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入園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剛纔劉司長也講到了,2024年全國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2%,比2012年提高了20多個百分點。
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教育部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導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優化支出結構,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謝謝。
周建設:
最後一個問題。
新華社記者:
我們看到,上週育兒補貼政策向社會公佈,這周又明確了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政策,請問,這是否是國家爲適應人口發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舉措?謝謝。
郭婷婷: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人口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爲適應人口發展新形勢,近年來國家從生育、養育、教育、醫療、住房等多個方面,實施了多項生育支持措施,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近期,連續推出了包括育兒補貼、免保育教育費在內的一系列政策,不斷減輕家庭的生育、養育和教育成本。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可以說是相互銜接、層層遞進、不斷完善,生動地反映出國家根據人口發展變化形勢持續精準施策,這也是貫徹落實以人爲本、投資於人的具體實踐。我們都知道,人口發展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相關政策措施的作用還需要密切跟蹤、持續關注。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還需要結合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以及教育事業發展情況等因素來統籌考慮。後續,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政策效果評估,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政策。謝謝。
周建設:
今天的吹風會就到這裏,謝謝三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再見!
本文編選自:“中國網”;FOREXBNB編輯:陳筱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