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報告:穩定幣市場迎來擴張,潛在規模數萬億美元

投資銀行高盛在其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穩定幣市場正迎來新一輪擴張週期,預計潛在規模可能達到數萬億美元級別。報告強調,支付領域將成爲穩定幣拓展總可訪問市場的核心驅動力。儘管目前穩定幣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加密貨幣交易和境外美元需求,但支付場景的滲透潛力尚未充分開發。

根據高盛的測算,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目前已達2710億美元。其中,Circle發行的USDC有望受益於立法推進與生態擴張。報告特別提到,隨着美國穩定幣立法框架的明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將進一步成熟,USDC通過合作伙伴幣安平臺內外市場份額的提升,預計到2027年底其規模將增長77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40%。

更長遠來看,穩定幣的潛在市場空間可達數萬億美元。以支付領域爲例,Visa統計的全球支付市場規模每年約240萬億美元,其中消費者支付佔40萬億美元,B2B支付約600億美元,剩餘爲P2P及日常支出。

由於美國穩定幣需以1:1比例儲備美元或國債,每枚穩定幣發行都將直接增加對應儲備資產的需求。這一機制可能對債券市場、尤其是短期低利率國債產生結構性影響。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模型顯示,若出現2個標準差的資金流入穩定幣,將在10天內導致3個月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2-2.5個基點,但資金流出時對收益率的抬升效應可達流入影響的兩到三倍,呈現明顯不對稱性。

這一增長預期部分建立在政策利好基礎上——美國白宮此前通過的《GENIUS法案》通過協調州與聯邦監管規則,爲穩定幣市場提供了關鍵制度支撐。

市場競爭格局

在市場競爭格局方面,Tether發行的USDT仍佔據全球穩定幣供應量首位,但該代幣因監管限制無法直接服務美國用戶。排名第二的Circle則試圖藉助新立法紅利,在特朗普政府可能延續的加密友好政策下擴大USDC的採用範圍。瑞穗證券分析師還指出,隨着美國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計劃發行自有美元穩定幣,USDC的增長可能面臨更激烈的競爭。Tether首席執行官Paolo Ardoino上月明確表示,公司正在制定進軍美國市場的戰略,試圖突破當前監管壁壘。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也對穩定幣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他此前公開表示,以美國國債或短期國庫券作爲儲備資產的穩定幣立法將創造一個龐大市場,不僅鞏固美元的全球儲備地位,還能通過擴大美元使用範圍推動相關需求。貝森特認爲,2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是"非常合理的目標",且實際規模可能遠超此數。這一觀點與高盛的長期預測形成呼應,但市場也注意到,瑞銀等機構曾指出穩定幣更多是資金形態轉換而非淨需求增長,其實際影響力仍需觀察資金流動方向與規模。

瑞銀分析師保羅·多諾萬指出,貝森特寄望穩定幣增加短期國債需求以緩解財政壓力的邏輯存在漏洞:當投資者賣出國債換取穩定幣,再通過穩定幣重新投資國債時,本質上並未創造新增需求,更多是資金形態的轉換。這種觀點與高盛的樂觀預期形成對比,凸顯市場對穩定幣實際影響力的分歧。

整體來看,穩定幣的監管框架完善與支付場景拓展正在重塑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的連接方式。儘管其對國債市場的具體影響仍需觀察資金流動方向與規模,但政策推動與技術潛力已明確將穩定幣置於數字金融創新的核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