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市政債持倉比例降至金融危機後新低

根據市政市場分析公司(MMA)對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第二季度數據的分析,美國銀行持有的州和地方政府債券比例降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銀行體系目前共持有約2950億美元市政證券及1900億美元市政直接貸款,市政類資產佔總資產比重僅1.18%,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新低。

MMA策略團隊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儘管銀行對長期安全的基礎設施投資、免稅債券的低成本優勢以及市政債務極低的違約率存在興趣,但實際購買意願仍顯薄弱。

政策調整與市場因素

這種矛盾現象可追溯至2017年特朗普政府首次降低企業稅率的政策調整,由於多數州和地方政府債務具有免稅屬性,稅率下調直接削弱了此類債券對機構投資者的價值。

MMA策略師馬特·法比安分析稱,小型借款人轉向發行短期債務以滿足獨立管理賬戶需求,疊加特朗普政府聯邦資金政策、移民政策及關稅政策可能對市政信用產生的潛在衝擊,加劇了銀行的謹慎情緒。

市場表現與投資者行爲

Columbia Threadneedle市政投資聯席主管香農·萊因哈特觀察到,儘管當前長期市政債券收益率已超過美國國債收益率的94%,且夏季市場曾出現長期收益率突破95%的罕見機會,但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傳統機構投資者並未如預期介入市場。

數據顯示,2025年至今投資級市政債券表現持續疲軟,漲幅僅4%,顯著落後於公司債的5.08%和美國政府債的4%。

MacKay Municipal Managers客戶投資組合經理Eric Kazatsky指出,聯邦稅收政策的不確定性是抑制機構配置的關鍵因素,銀行和保險公司今年始終保持觀望態度,缺乏實質性買入操作,這直接導致長期市政債券價格承壓。

儘管近期圍繞OBBB稅收政策的討論引發市場波動,但機構諮詢量已出現回升跡象,或預示未來配置意願可能改善。

整體來看,多重因素共同塑造了當前市政債券市場的特殊格局:政策調整削弱投資價值、短期債務供給結構變化、宏觀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以及傳統機構投資者的謹慎態度,共同導致銀行體系市政資產佔比持續走低。儘管市場估值已具備吸引力,但機構行爲轉變仍需政策明朗化與市場信心修復的雙重推動。

債券類型 2025年至今漲幅
投資級市政債券 4%
公司債 5.08%
美國政府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