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長期債券面臨“最危險九月”:多重因素疊加施壓

歷史數據顯示,長期債券可能正面臨危險的九月行情。據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全球10年期以上政府債券在九月份的跌幅中位數達2%,這一表現堪稱年度最差月度紀錄。當前市場環境下,多重因素疊加令長期債券承壓,投資者需警惕收益率曲線進一步倒掛的風險。

政府債務擴張預期成爲首要壓力源。隨着多國政府加大財政支出力度,長期債券供給增加預期持續發酵,較短期限債券的收益率優勢已逐漸消退。

地緣政治擾動則加劇了市場不確定性:日本通脹居高不下、法國政局因總理貝魯的信任投票陷入動盪,疊加美國大選年特有的政策博弈——若特朗普政府施壓美聯儲降息,可能進一步推高國內價格壓力,這些因素均對長期債券構成利空。

市場情緒已現謹慎跡象。五星資產管理公司高級投資組合經理下村秀夫指出,九月通常是貨幣政策轉折的關鍵窗口,也是市場預期重塑的敏感期。

當前機構投資者普遍採取防禦姿態,關注焦點集中於兩大風險事件:週五即將公佈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將驗證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合理性,而歐元區通脹數據若出現意外波動,可能打破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的共識。

季節性供給規律亦被策略師重點關注。佩珀斯通集團研究主管Chris Weston與傑富瑞國際首席歐洲策略師Mohit Kumar均認爲,九月長期債券的弱勢表現與發行節奏密切相關。通常七、八月債券發行量較低,而十一月中旬後供給再次趨緩,九月恰處於供給回升的週期性節點,這從供需層面解釋了季節性下跌現象。

瑞穗國際多資產策略師Evelyne Gomez-Liechti則強調,本月債券市場還需克服多重挑戰:美國經濟數據若持續超預期可能延緩美聯儲降息步伐,而日本央行若釋放鷹派信號,全球利率環境或將面臨重新定價。在法國政治危機導致該國債券收益率攀升的背景下,多重風險交織使得九月成爲名副其實的"債券危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