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報告:2025年8月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區域分化明顯

根據摩根大通的最新報告,2025年8月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增長,歐美中三大核心市場的滲透率均實現環比提升。儘管受到政策和補貼調整的影響,各區域市場表現出差異化特徵,頭部車企及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也出現了新變化。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合計達139萬輛,同比增長10%,環比增長5%,整體滲透率提升至35%,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環比提升2個百分點,三大區域均實現正增長。

區域市場表現

歐洲五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8月新能源車滲透率達27.1%,接近2023年8月27.7%的歷史峯值。英國表现最为亮眼,滲透率環比增長4.6個百分點,法國增长2.0個百分點,德國增长1.9個百分點,而意大利和西班牙則出現環比下滑。

美國8月新能源車滲透率小幅攀升至12.1%,其中純電動車佔比首次突破10%。這一增長與10月7500美元稅收抵免政策退坡密切相關。

中國8月新能源車零售銷量達108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9%,在全國195萬輛乘用车零售总量中,新能源車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55%。

市場 銷量(萬輛) 同比增長 環比增長 滲透率
歐洲五國 - - - 27.1%
美國 - - - 12.1%
中國 108 5% 9% 55%

電池與材料板塊

過去一個月,中國電動車供應鏈指數上漲20%,遠超日本(+6%)和韓國(-7%),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的反內卷政策。細分來看,所有行業均表現強勁,電解液增速(+22%)領跑,其次是隔膜(+15%)、電池製造商(+11%)、正極(+10%)和負極(+10%)。

摩根大通表示,中國的反內卷政策對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該政策促進產能合理化、遏制傾銷並推動更可持續的行業格局。

熱點事件

9月4日,美國移民局對現代-LG新能源佐治亞州電池工廠進行突擊檢查,涉及簽證合規問題。摩根大通認爲,該工廠預計2027年底才投產,事件對現代、起亞及LG新能源的基本面影響有限。

投資建議

摩根大通表示,儘管8月全地區電動汽車銷量有所增長,但預計美國終端需求可能在四季度轉弱,原因是電動車補貼退坡的負面影響。該行業下一個重要催化劑將是中國反內卷政策的進一步進展,這可能進一步緩解對無節制價格競爭的擔憂。

在韓國,該行看好現代、起亞等整車廠,因其混合動力車佔比上升將帶來盈利韌性,電池板塊看好LG新能源(增持),對SDI持中性,材料板塊推薦LG化學、L&F(增持),看空Ecopro BM和POSCO Future M。

在中國,該行看好比亞迪的海外業務前景,以及因技術領先和盈利穩定的寧德時代(300750.SZ),但出於估值考慮,對寧德時代(03750)港股給予“中性”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