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服務管理基本要求(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的《外賣平臺服務管理基本要求(徵求意見稿)》於24日起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该徵求意見稿旨在规范平台收费、促銷行爲等關鍵問題,以提升服務質量、減輕商戶經營負擔,並引導平臺企業公開有序競爭。
平臺收費與促銷行爲規範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強治指出,近年來平臺收費規則日益複雜,導致商戶難以準確判斷成本投入和收入預期。徵求意見稿明確限定了外賣平臺向商戶的收費項目,不得隨意新設收費項目,並從公示方式、公示內容、結算明細、推廣效果等方面對平臺收費作了細化規定,以提升費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與易理解性,防止不透明收費。
李強治進一步說明,徵求意見稿要求平臺按照合理匹配原則,科學設定技術服務費、配送服務費和推廣服務費,並推動平臺建立技術服務費下調機制,逐步降低基礎佣金,特別是對中小微商戶要制定費用減免等扶持措施。
針對外賣平臺圍繞搶奪用戶流量、夯實配送能力開展的“補貼大戰”,徵求意見稿重點規範了平臺和商戶價格促銷行爲,以遏制“裹挾式”競爭、過度“價格戰”等亂象。李強治強調,徵求意見稿明確要求平臺價格促銷成本不應變相或直接要求商戶進行分攤,同時禁止平臺強制或變相強制商戶開展價格促銷或干預商戶促銷力度。
食品安全與配送員權益保障
食品安全、配送時效與外賣服務質量日益成爲平臺治理的痛點和難點。《外賣平臺服務管理基本要求(徵求意見稿)》針對“幽靈外賣”、商戶“爆單”等亂象,从商戶入驻、信息審覈等方面提出系統要求,嚴守食品安全底線。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欣表示,徵求意見稿要求商戶提供真實證照、門店場景信息,甚至是“一鏡到底”的定位視頻,由平臺執行商戶准入與動態審覈,並輔以“網上亮證”的社會監督,以信息真實性爲抓手,從源頭阻斷違規商戶的進入通道。
張欣還提到,“爆單”現象是指商戶服務能力在訂單高峯期瞬間過載,直接衝擊消費者的服務體驗,極易引發商戶、消費者和配送員之間的衝突。爲化解“爆單”風險,徵求意見稿引入“接單控制提示”機制,平臺可利用算法監測商戶的訂單負荷,在出現積壓趨勢時主動預警,並鼓勵平臺同步提示消費者,如“商家繁忙”等信息,以保障外賣餐飲服務的穩定性。
外賣配送員權益保障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徵求意見稿聚焦配送員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和社會保障等方面,明確應不斷完善與配送員工作任務、勞動強度相匹配的勞動報酬分配機制。平臺應合理限定配送員的接單時長,避免配送員超時勞動、過度勞累引發健康和安全風險。對於連續接單時間超過4小時的配送員,平臺應發出疲勞提示。此外,平臺應合理設置同時接單量和單日接單量上限,合理調控配送員的勞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