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發展,佈局全方位措施

近期,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旨在加快實施六大重點行動及強化八項基礎支撐能力,以使全體人民共享人工智能(AI)發展成果。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在答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指出,香港正積極建設蓬勃的人工智能生態,並在過去數年進行了周密佈局及落實全方位措施。

在科研方面,香港政府正爭取立法會撥款10億港元,計劃於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以促進AI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同時,爲數30億港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即將推出,旨在支持本地資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國際科研頂尖人物來港。

在資金方面,“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即將啓動,積極引導市場投資包括AI在內的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港投公司(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爲政府全資擁有的“耐心資本”機構,亦會繼續投資AI企業,支持AI產業發展。

至於算力設施,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將提升算力,而30億港元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已批出十多個項目,推動科研和大規模AI應用。政府亦會於短期內推出北區沙嶺約10公頃數據園區發展用地作市場招標,提供先進算力設施,推動AI相關產業發展。

在人才培訓方面,政府在“優質教育基金”下預留20億港元支援中小學數字教育,並會制定數字教育藍圖,包括訂定“AI素養”學習架構。政府亦會聯同專業團體推行AI教育先導計劃,加強教師AI培訓,並陸續推出“電子學習配套計劃”,向學校提供包括AI的數字平臺及工具。

孫東強調,AI應用是推動“AI+”行動的重中之重。除了在公務及不同界別開拓更多AI應用場景外,政府亦會優化“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資助中小企應用AI方案,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

AI發展須以安全爲舵,以應用爲帆。數據作爲AI技術的核心要素,其安全、開放和共享是“AI+”發展的先決條件。政策目標是促進數據“管”、“用”有機結合,平衡數據爲本的AI發展的需要和風險。

針對跨境數據,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基礎之上,政府推出了“標準合同”便利措施,促進數據安全有序跨境流動。政府也會積極探討內地數據合規安全流動到河套香港園區用於科研,助力AI創新。

此外,因應AI的發展,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佈了各項指引,提供有關AI管治和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的建議。律政司亦將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檢視更廣泛應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

孫東表示,政府會繼續留意AI的發展趨勢和香港所需,採取多軌並行的策略,優化香港的數據治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AI+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