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避險地位受質疑,市場轉向其他避險資產
市場對日元作爲全球壓力時期的“避風港”地位的懷疑情緒不斷加深,導致日元匯率(兌美元)跌至八個月最低點。由於日本國內偏緊縮的金融格局和政治層面的不確定性,日元作爲傳統避險資產的可靠性受到質疑,投資者開始轉向黃金、白銀、瑞士法郎和比特幣等其他對沖工具。
數十年來,日元一直是市場衝擊時的避險選擇,背後邏輯在於日本的經常賬戶順差、穩健的政治體制與經濟增速,以及深厚的國內投資者基礎。然而,日元作爲對沖風險工具的表現變得不穩定,市場在迴避全球主要貨幣的交易中轉向黃金。本週,日元匯率(兌美元)突破150關口,凸顯日元貶值趨勢,日元的“避險”標籤被市場淡化。
資管巨頭施羅德的亞洲多資產投資主管近藤佳子表示,由於對沖成本更高且可靠性更低,目前沒有足夠的理由需要日元對沖。
日元地位的變化反映在相關性的大幅轉變上。近期美元兌日元持續上行與標普500指數出現階段性的負相關,且與日本國內政治不確定性持續上升的時期相吻合。在全球風險偏好上升時日元走強、在風險資產被拋售時反而走弱,與日元這一對沖工具應有的表現恰好相反。
花旗集團財富管理的亞洲投資策略主管Ken Peng表示,日元更多反映市場對日本央行加息幅度的預期,以及日本的再通脹與經濟增長趨勢能否持續。
美元/日元貨幣對,以及與VIX的30日相關性已轉爲正值,表明日元這一傳統意義上的避險貨幣對不再按預期方向追蹤波動率。期權市場也傳遞出重要信號,美元/日元貨幣對的隐含波动率显著下降,顯示普遍缺乏緊迫的對沖需求;而風險逆轉指標正在上升,表明市場需求正轉向押注日元持續走弱。
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接近1.7%,但仍遠低於超過4%的美元融資成本。如果做多日元,投資者將面臨持續陡峭的負利差。按年初至今表現計算,儘管日元兌美元上漲近3%,但它仍是G10中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最新數據,自4月下旬以來,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已將日元淨多頭頭寸削減近40%,而對沖基金則普遍傾向繼續做空日元。
除日元之外的其他關鍵對沖選項在專業交易員勢力中正獲得進展。高盛與美國銀行的策略師們認爲,瑞士法郎可能比日元提供更可靠、成本更低的對沖屬性。本週,瑞郎兌日元幾乎每天都在創下創紀錄的歷史高點,但這並未阻止多頭。傳統避險資產——黃金與白銀,以及“新晉避險資產”比特幣也日益受市場歡迎。
百達資產管理駐紮日本的高級研究員塚本卓司表示,日本國內的投資者似乎更加傾向於購置黃金,主要原因包括將其作爲高市早苗執政下對於進一步的日本主權貨幣貶值的保護。
今年以來在全球貿易局勢劇烈動盪、美聯儲貨幣政策獨立性持續受到特朗普政府威脅以及美國財政赤字持續擴張等諸多不確定性與威脅所籠罩的宏觀背景下,黃金今年以來已躍升逾54%。在高盛、摩根大通等華爾街最頂級投資機構看來,今年以來屢創歷史新高且已經突破4000美元的黃金漲勢仍未完結,甚至在未來有望突破5000美元這一史詩級點位。
儘管日元作爲防禦性大類資產的長期吸引力並未完全消失,但更低的全球波動率降低了緊急對沖的這一重大需求,並且“高市早苗交易”這一近日的火爆交易主題令日元融資套息交易再次受到市場青睞。這意味着日本主權貨幣正日益偏離其長期以來的“避險”這一歷史角色,也更容易受到投機性資金流的影響。
“日本過去給人一種不會改變的可靠感,但如今在政治上已變得不確定,”東京資產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One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清水健友表示。“不得不承認,日元現在不那麼值得信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