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元作为传统避险货币的地位遭遇了严峻挑战,其“避险天堂”的称号似乎难以恢复。
根据追风交易台的报道,高盛的最新研究显示,美元正在经历数十年来避险属性最明显的减弱周期——在美股下跌时,美元同步贬值的可能性比过去十年增加了两倍多,这促使全球投资者重新考虑他们的外汇对冲策略。政策不确定性、美国回报率优势的缩小以及资本流动的转变是三大因素,它们正在形成对美元持续施压的力量。
高盛的策略师Karen Reichgott Fishman和Lexi Kanter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提到,尽管美元与风险资产的相关性近期有所正常化,但分析师们认为美元可能继续表现为“风险”货币。该投资银行建议外国投资者增加外汇对冲,而美国投资者则应减少对日元、瑞郎、欧元等防御性货币的对冲,以适应这一结构性变化。
在美股回调期间,美元频繁出现贬值现象。
高盛的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初的27周内,股市和汇市双双下跌的情况比2014-2024年的平均水平高出两倍多。当美股下跌时,美元同步走低的概率从历史平均水平的16%上升到了33%。
更令人担忧的是,股票、美国国债和美元三者同时下跌的情况也变得更加频繁,这被视为美国资产整体吸引力下降的关键信号。高盛的策略师Karen Reichgott Fishman和Lexi Kanter在报告中指出,这种模式反映出美国资产“安全港”地位的削弱。
高盛分析认为,美元难以迅速恢复其传统避险属性的主要原因是政策不确定性的高企。从关税政策到美联储的独立性等问题都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看到一个更加可预测和友好的政策环境,才会重新依赖历史上已建立的相关性关系。不稳定的政策只会让投资者却步。
此外,资本分散化趋势的增强和美国回报前景优势地位的减弱也加强了投资组合多元化的理由。高盛之前的研究表明,资金流动在美元表现不佳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对非美元市场的更大边际需求应该会允许外汇继续偏离周期性基本面,即使美股前景看起来更加积极。
同时,财政担忧也可能重新抬头,正如5月底短暂出现的情况。但如果债务问题再次出现,这可能会重新激活“利差扩大-美元贬值”的负反馈循环,加剧资本回流和美债抛售的担忧。
高盛的量化分析揭示了外汇对冲策略有效性的显著变化。根据报告,过去6个月外国投资者持有外汇对冲的美股平均收益显著高于无对冲策略,这与近年来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分析显示,欧洲投资者从对冲策略中获得的收益最大,即使是加拿大投资者也能看到更好的结果。从风险角度来看,外汇已成为多资产投资组合方差的更大贡献因素,进一步支持了对冲策略的合理性。
不过高盛也指出,对冲成本一直是部分投资者的限制因素。但美联储重新降息至少可能鼓励那些国内利率较低地区的投资者开始进行更重大的调整,如日本。
尽管高盛并不认为美元避险吸引力会发生永久性转变,当前环境类似2017年温和贬值,而非历史暴跌期。
然而,当前通向美元走弱的路径增多,以及回归非典型相关性的几率上升,使风险偏向于比目前预期更大幅度和更持久的贬值。
如果形成“资金逃离→美元跌→更多人逃离”的循环,贬值力度和时长可能远超预期。就像超市打折引发抢购,美元走弱本身会吸引更多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