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爆单”热潮,交付与应用挑战并存
乐聚机器人位于苏州的生产车间内,“夸父”人形机器人正忙碌地完成组装、调试和系统校验。据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松透露,公司去年交付量为100台,而今年一季度订单量增长了200%,预计总交付量将达到千台级别。
宇树创始人王兴兴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包括宇树在内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订单量激增。尽管宇树未公开具体数据,但天眼查统计显示,宇树今年已中标25个公开采购项目,接近2024年全年的32次中标总量。
松延动力的N2机器人“小孩哥”大定数量已突破1000台,公司近期举办的生态战略启动大会吸引了众多渠道商、代理商、集成商和投资机构参与。乐聚机器人也提到,除了国内市场,公司还在美国、中东、欧洲等地交付了许多海外客户订单。
机器人核心部件厂商步科股份表示,单一人形机器人客户去年对电机的订单需求在百台到千台,而今年出现了订单过万的情况。傲意科技也观察到人形机器人行业、工业自动化及科研客户对高精度灵巧手的需求明显提升,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了近2倍。
科大讯飞作为语音技术服务商,近期机器人交互相关需求激增,表明机器人正在更多场景下进入实际应用。
爆单背后,谁在下订?
人形机器人厂商普遍表示,订单需求集中在科研院所/实验室、商业服务以及工业应用三大场景。宇树今年20余个中标项目中,仅有一个招采单位是高校——同济大学,其余采购方主要为电力、通信领域的大型国央企。同济大学贡献了宇树公开中标项目中最大的订单金额,达825.66万元,采购内容是10个单价70万元的H1-2通用人形机器人。
另一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预计今年落地至少400台全尺寸大人型产品,其中200台进入工厂,用于工业生产相关场景;另外200台进入零售门店,主要承担商超导购等工作。
工业场景是人形机器人落地能力的最终“试金石”,大多数人形机器人厂商当前也在朝着这一方向进行发力突破。
爆单热潮能否穿越周期?
人形机器人的大众、市场和资本热度持续走高,每一轮热度都由标志性的事件或关键人物的公开表态助推升高。行业头部企业的代表人物有关订单量的公开发言,提供了一个更接近实际情况的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观察窗口。
人形机器人企业这一阶段的爆单,相当于在商业化落地上实现了突破,而不再是只停留在视频炫技的阶段。可以类比新能源车当年量产爬坡的阶段,或者说去年人形机器人还处在从0-1的阶段,而当前的小批量爆单,则意味着行业进入了从1-10的阶段。
不过,批量交付能力不足、场景有限等方面因素可能导致阶段性波动。多名受访者表示,目前可以实现批量交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事实上仅有少数,用在工业场景的大批量交货则更是少之又少。
而批量交付,再进一步延伸,又取决于大小脑、解决方案合作商以及实际场景等的充分准备。据多名行业人士及投资人士在采访中表示,大脑最大问题还是环境感知和决策联动仍不够完善,本质是训练数据还远不足;解决方案合作商的问题主要在于缺乏基于场景做二次开发服务的能力;场景有限则主要表现在,太难的场景目前人形机器人还难以实现,而太简单的服务及特种机器人又已经可以实现,人形机器人就出现了难以发挥作用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