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行業迎來“爆單”熱潮,交付與應用挑戰並存

樂聚機器人位於蘇州的生產車間內,“夸父”人形機器人正忙碌地完成組裝、調試和系統校驗。據樂聚(蘇州)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松透露,公司去年交付量爲100臺,而今年一季度訂單量增長了200%,预计总交付量将达到千臺级别。

宇樹創始人王興興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包括宇樹在內的人形機器人企業目前發展態勢良好,訂單量激增。儘管宇樹未公開具體數據,但天眼查統計顯示,宇樹今年已中標25個公開採購項目,接近2024年全年的32次中標總量。

松延動力的N2機器人“小孩哥”大定數量已突破1000臺,公司近期舉辦的生態戰略啓動大會吸引了衆多渠道商、代理商、集成商和投資機構參與。乐聚機器人也提到,除了國內市場,公司還在美國、中東、歐洲等地交付了許多海外客戶訂單。

機器人核心部件廠商步科股份表示,單一人形機器人客戶去年對電機的訂單需求在百臺到千臺,而今年出現了訂單過萬的情況。傲意科技也觀察到人形機器人行業、工業自動化及科研客戶對高精度靈巧手的需求明顯提升,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了近2倍。

科大訊飛作爲語音技術服務商,近期機器人交互相關需求激增,表明機器人正在更多場景下進入實際應用。

爆單背後,誰在下訂?

人形機器人廠商普遍表示,訂單需求集中在科研院所/實驗室、商業服務以及工業應用三大場景。宇樹今年20餘個中標項目中,僅有一個招採單位是高校——同濟大學,其餘採購方主要爲電力、通信領域的大型國央企。同濟大學贡献了宇树公开中标项目中最大的订单金额,達825.66萬元,採購內容是10個單價70萬元的H1-2通用人形機器人。

另一頭部人形機器人企業預計今年落地至少400臺全尺寸大人型產品,其中200臺進入工廠,用於工業生產相關場景;另外200臺進入零售門店,主要承擔商超導購等工作。

工業場景是人形機器人落地能力的最終“試金石”,大多數人形機器人廠商當前也在朝着這一方向進行發力突破。

爆單熱潮能否穿越週期?

人形機器人的大衆、市場和資本熱度持續走高,每一輪熱度都由標誌性的事件或關鍵人物的公開表態助推升高。行業頭部企業的代表人物有關訂單量的公開發言,提供了一個更接近實際情況的人形機器人落地應用觀察窗口。

人形機器人企業這一階段的爆單,相當於在商業化落地上實現了突破,而不再是隻停留在視頻炫技的階段。可以類比新能源車當年量產爬坡的階段,或者說去年人形機器人還處在從0-1的階段,而當前的小批量爆單,則意味着行業進入了從1-10的階段。

不過,批量交付能力不足、場景有限等方面因素可能導致階段性波動。多名受訪者表示,目前可以實現批量交貨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事實上僅有少數,用在工業場景的大批量交貨則更是少之又少。

而批量交付,再進一步延伸,又取決於大小腦、解決方案合作商以及實際場景等的充分準備。據多名行業人士及投資人士在採訪中表示,大腦最大問題還是環境感知和決策聯動仍不夠完善,本質是訓練數據還遠不足;解決方案合作商的問題主要在於缺乏基於場景做二次開發服務的能力;場景有限則主要表現在,太難的場景目前人形機器人還難以實現,而太簡單的服務及特種機器人又已經可以實現,人形機器人就出現了難以發揮作用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