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看好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科技和企业变革相互交织,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多位外资机构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对中国投资机遇的看法,普遍认为中国正在重塑全球宏观格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外资机构的投资理念相契合。

外资机构分析认为,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在人工智能供应链、半导体本地化、机器人、生物科技药物发现等行业的发展较为乐观。从更长期角度看,外资机构更关注未来20年、30年甚至50年的大趋势,如中国的脱碳和能源转型,这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确定性。

深交所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总监王建伟提到,深交所将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体系,支持深市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更具吸引力和投资价值的优质上市公司,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投资机会。

外资机构关注中国新质生产力

安本投资亚太多资产投资主管Irene Goh指出,全球超过一半的新专利申请来自中国,体现了中国推动创新的决心。中国在全球太阳能板和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全球供应链重塑有重要影响。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亚洲(除日本)首席执行官赵俊杰强调,中国的战略关注点是通过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升生产力,这与公司的投资理念相契合。中国在多个科技领域领先,拥有优秀的工程师、受教育劳动人口和先进的电信基础设施。

施罗德投资北亚区行政总裁、亚太区业务策略主管Gopi Mirchandani观察到,中国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快速发展,缩短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重点关注的投资机会

赵俊杰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供应链、半导体本地化、机器人、生物科技药物发现四个行业发展上较为乐观。例如,人工智能供应链的投资机会主要在基础设施服务公司和数据中心公司。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规模可能超过电动汽车,亚洲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在全球新药发现领域排名第二,医疗支出占全球GDP的10%-20%,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需要更多新的疗法。

Gopi Mirchandani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大,投资创新机会巨大。中国生态系统自下而上驱动创新,全球供应链整合和世界级生产体系完善,中国还是绿色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引领者。

富达国际亚洲(除日本)股票投资总监Gary Monaghan指出,对传统企业而言,要关注他们如何采纳新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及生产效率,从而提升利润。

行业 外资机构观点
人工智能供应链 投资机会主要在基础设施服务公司和数据中心公司
半导体本地化 中国行业发展较为乐观
机器人 发展规模可能超过电动汽车,亚洲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生物科技药物发现 中国在全球新药发现领域排名第二,医疗支出占全球GDP的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