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发布,拿地总额同比增长34.3%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显示,2025年1-7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达到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相比上月增幅小幅增长1个百分点。土地市场热度持续,拿地企业以央国企为主,其中8家央国企进入拿地金额前十,部分民企如滨江集团、邦泰集团、大华集团等也表现活跃。

从新增货值来看,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位列前三。绿城中国以1116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中海地产以935亿元位列第二,保利发展新增货值规模为907亿元,位列第三。TOP10企业2025年1-7月新增货值总额6871亿元,占TOP100企业的43.5%,TOP100企业新增货值门槛为55亿元。

热点城市土拍热度不减,多地块刷新区域最高楼面价

2025年7月,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依旧激烈。南京编号NO.2025G47地块经过89轮竞价成交,苏州园区双湖地块经过49轮竞价成交,杭州拱墅区石桥单元GS130201-56地块经过43轮竞价成交。上海徐汇区XH-02(TPL)单元051-11地块以20万/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刷新了上海乃至全国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纪录,此前该纪录为上海静安寺C050101单元095-7地块,成交楼面价16万/平方米,成交时间为今年2月。

城市 地块编号 成交楼面价(元/平方米)
上海 XH-02(TPL)单元051-11 200,000
上海 静安寺C050101单元095-7 160,000

房企土拍争夺激烈,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均紧抓窗口期,通过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积极补仓;另一方面,2025年以来,各地也积极释放优质地块乃至稀缺地块吸引房企投资。

重点区域及城市房企拿地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2025年1-7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802亿元,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94亿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457亿元,位居第三。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主力,民企仅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建发在杭州、北京、苏州和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进入前十,头部企业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补仓。滨江集团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额第一;兴耀房产集团在杭州、大华集团在上海增加土地储备;嘉禾兴地产进入成都拿地金额前十。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7月高总价地块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和深圳。入榜地块中,上海有5宗入榜,总成交金额高达244亿元,杭州和深圳各2宗入榜,总成交金额分别为46亿元和45亿元。其中,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地区hk315-11地块以总成交价65亿元位列榜首。从拿地企业来看,高总价地块拿地企业以央国企为主,2宗地为联合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