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此前投資者一個很明顯的感受是,今年以來市場風格、行業持續快速輪動,交易和博弈性質較強。我們跟蹤的行業輪動強度指標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尤其是3月以來更持續抬升、逼近2023年初的歷史峯值,指向市場較爲混亂、缺乏能夠凝聚共識的主線方向。

但近期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變化。5月以來行業輪動強度持續收斂,近期收斂仍在繼續,“科技成長產業趨勢”與“低估值週期修復”兩條主線正在凝聚市場共識。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

這背後,一方面是源於科技成長與週期的景氣優勢。今年中報景氣線索較爲明朗,業績高增的行業主要集中在AI(元件、遊戲、出版)+資源品(有色、鋼鐵、塑料、水泥、農化製品),同時創新藥、軍工(航海裝備)等細分領域也顯現出業績改善的線索。

更重要的是,隨着產業趨勢持續演繹、“反內卷”政策加碼,科技成長+週期也是未來景氣更加明朗的兩大領域。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2另一方面,增量資金欠缺、邊際上交易性資金定價更強,也是此前市場快速輪動的重要原因。但近期,從我們跟蹤的各類資金來看,在宏觀政策呵護、市場賺錢效應吸引下,近期我們已看到明確的增量資金入市,且各類資金對主線已經達成了較爲一致的共識:

外資:近期外資流入港股意愿持续升温,積極配置醫藥、互聯網、週期等板塊,同時被动外資已在大幅回补A股倉位。一方面,7月以來外資流入港股意愿持续提升,據我們測算,7月以來(截至7月23日)國際中介淨流入港股超644億元,同期港股通淨流入649億元,外資流入规模已与南下资金相当。結構上,外資主要流入医药、軟件服務、媒體娛樂、資訊科技器材、電訊等科技板塊,同時“反內卷”政策驅動下,外資对工业工程(主要是寧德時代)、汽車、金屬、煤炭等行業的關注度也在升溫。另一方面,7月以來被动外資逐渐回补A股倉位,7/17-7/23更是淨流入超180億元,創去年10/11以來周度新高。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3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4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5

兩融:連續五週流入超百億,流入科技成長爲主,積極參與週期行情。兩融资金是本轮市场突破的重要助推力量,6月下旬以来已連續五週流入超百億,当前沪深兩融余额自今年3月以來再次突破1.9萬億。結構上,科技成长依然是兩融资金的偏好方向,近兩週淨流入機械、電子、醫藥、新能源、計算機、通信較多,同时也在積極參與週期行情,淨流入有色、建築、化工較多。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6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7

ETF:行業ETF成爲近期主要增量,流入週期+科技成長+金融。4月中旬以來,隨着市場逐步回暖,作爲逆向資金的寬基ETF持續流出,6月以來淨流出速度進一步加快,而行業主题ETF作爲把握結構性機會的重要工具,逐步受到市場關注,6月以來流入近400億元,成爲近期ETF的主要增量。結構上,近两周主要流入週期+科技成長+金融,包括建築建材、有色、化工、鋼鐵、煤炭等周期行業,電子、計算機、傳媒、機器人、新能源等科技成長行業,以及非銀、银行等金融行業。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8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9

散戶:6月中旬以來散戶资金流入开始回暖,本週入市意願進一步提升,同樣青睞科技成長+週期。6月中旬以來,以小单表征的散戶资金周均净流入937億元,遠高於4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周度均值662億元,本週進一步提升至1337億元,表明風險偏好抬升、賺錢效應吸引下,散戶资金入市意愿进一步回暖。結構上,科技成長+週期同样是散戶资金的显著共识,近兩週主要流入TMT、機械、新能源、軍工等成長行業,以及化工、有色、建筑建材等週期行业。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0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1

梳理來看,與近期市場表現較爲一致,“科技成長+週期”已經成爲各類資金的顯著共識。不過,雖然近期經歷了一輪主線的聚焦,但當前多數板塊擁擠度仍處於合理位置,內部尚有細分方向可以挖掘。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2

因此,隨着“科技成長+週期”兩條主線已在持續凝聚市場共識、跑出賺錢效應,同時部分細分方向擁擠度還不高的背景下,各類資金或仍將在內部積極挖掘細分機會。通過股價位置、配置邏輯,把握兩條主線的輪動和擴散,仍將是後續的主要應對思路。

二、如何把握科技成長與週期主線的輪動和擴散?

(一)資源品:“反內卷”已上升至主線高度,三維度把握長期配置邏輯

我們最早在6月29日的報告新高之後,7月重點關注哪些方向?中基於“旺季+漲價”的邏輯首推資源品,並在7月“反內卷”以來反覆強調資源品的投資機會,至今已演繹成一輪轟轟烈烈的投資主線。

本輪資源品行情持續偏強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對於“反內卷”的決心正在超出此前的市場預期,供給側收縮預期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雅下項目開工也增加了需求側的邏輯。

一方面,政策對於“反內卷”的決心不宜低估。此前市場預期本輪“反內卷”主要以行業自律爲主,但可以看到近期國家層面已在出臺各類政策,自上而下推動“反內卷”實施。7月以來,不僅有光伏、水泥、鋼鐵、焦炭等行業已經開始有減產、提價等實質性動作,7月18日工信部“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即將出臺”、7月22日國家能源局下場整治煤炭超產、7月24日發改委和市場監管總局就《價格法修正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正在表明國家對於本輪“反內卷”的決心,資源品供給側收縮的預期進一步強化。作爲本輪最重要的政策主線之一,7月政治局會議有望對此作進一步部署。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3

另一方面,雅下重大工程開工正在提振資源品需求側預期。雅下水電站作爲工程體量大、週期長、影響遠的世紀工程,將帶動各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振實物工作量,資源品需求側長期彈性進一步釋放。

因此,隨着政策主線地位提升、疊加當前市場已進行了一輪主線內部的擴散,各個細分方向已經有了較爲充分的定價,當前對於“反內卷”主線的配置或將轉向長期邏輯。我们从参与反內卷的迫切性(虧損企業數量佔比&利息保障倍數)、反內卷执行的持续性(集中度變化趨勢&國有企業數量佔比),以及產能去化的阻力(政府補助力度變化趨勢&擴張性資本開支強度)等三个维度分析哪些行业具备更好的反內卷基础(详见反內卷:三個維度行業機會比較)。

在反內卷涉及的重點行業中,新能源鏈(硅料硅片、光伏電池組件、鋰電專用設備)、普鋼、玻璃玻纖、鈦白粉當前企業盈利狀況和資本開支均處在歷史低位,參與反內卷意願較強,後續有望看到行業做出積極變化。其中,鋼鐵板塊國企佔比較高、去產能阻力較小,後續如有進一步的政策下達,或是反內卷實施較爲順暢的行業之一。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4

(二)軍工:前期較高的擁擠度已在消化,高勝率窗口下有望繼續反映閱兵催化+ “五年計劃”、全球軍貿市場打開長邏輯

6月以來,我們基於國內“五年計劃”+全球軍貿市場打開等長期邏輯持續提示本輪軍工的修復,市場加速定價這一預期後,軍工板塊擁擠度也升至較高水平。

經歷7月以來的情緒消化之後,當前軍工板塊擁擠度已回落至中等水平,是成長主線中位置合適、值得配置的細分領域,在7-8月的高勝率窗口下有望繼續反映閱兵催化+ “五年計劃”、全球軍貿市場打開長邏輯。

一方面,對內“五年計劃”交界節點疊加對外全球競爭力提升,軍工行業新一輪訂單釋放的預期正在增強,是本輪軍工基本面持續改善的長期邏輯支撐:

對內,軍工作爲強計劃性行業,五年規劃對於行業景氣和市場預期有着重要影響。參考歷史經驗,從五年規劃啓動編制,到正式落地的第一年,軍工行業的超額收益通常較爲明顯。今年作爲“十四五”收官之年,同時是“十五五”籌備之年,隨着軍隊建設“十四五”規劃執行已進入能力集成交付關鍵期、疊加 “十五五”規劃編制推進、落地,行業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指引將逐漸清晰,前期積壓的下游需求有望迎來大幅釋放。隨着新一輪訂單週期開啓,有望推動行業整體景氣復甦。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5

對外,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軍備競賽拉開帷幕。隨着我國武器在世界持續展現強大競爭力,中國在國際軍貿中的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2月以來,特朗普政府關稅戰升級,印巴、中東等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各國政府均在提高對國家安全的重視程度,全球軍備競賽序幕正在拉開。隨着去年末我國六代機亮相、3月我國軍艦繞澳大利亞環行展示,到二季度的臺海聯合演練、殲10CE在印巴衝突中大放光彩,中國武器持續展現全球競爭力。地緣衝突背景下國家安全牽引長期軍貿需求,中國在國際軍貿中的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6

另一方面,參考歷史經驗,閱兵等事件將對軍工行情構成重要催化。閱兵作爲展示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時刻,是推動軍工板塊上漲的重要催化劑。回顧2015年9月3日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7月9日起軍工板塊行情就開始反映閱兵事件的預期,至8月17日區間收益爲78%,相對全A超額收益45%。未來一段時間,軍工板塊或處於事件催化的上漲預期之中。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7

(三)AI:重視向國產算力和中下游應用的擴散機會

6月以來,我們率先基於股價位置、產業趨勢、日曆效應等維度,反覆提示AI板塊的修復機會(詳見6.2快速輪動的市場中,6月關注什麼方向?、6.8抓住6月科技的修復窗口、6.15地緣風險是否會影響科技的修復邏輯?),演繹至今已成爲市場上一條清晰的主線。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8

但我們觀察到,儘管6月以來AI板塊整體修復,但內部卻出現兩個明顯的分化。一方面,以PCB、光模塊爲代表的上游算力硬件開始跑贏中游軟件服務&下游端側應用;另一方面,上游算力硬件內部,以光模塊、PCB爲代表的北美算力鏈大幅跑贏國產算力鏈。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19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20

不過,從滾動收益差、成交佔比等指標來看,板塊整體尚未來到過熱區間:

滾動收益差看,隨着近期市場整體上漲,TMT與全A滾動40日收益差仍維持在5%附近,尚未升至10%以上的過熱區間。 

成交佔比看,近期週期板塊表現更強,當前TMT成交佔比已下降至30%以下,距離歷史上40%-45%的過熱區間仍有距離,尚未發出過熱信號。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21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22

並且,由於AI板塊是一個涵蓋多個細分板塊的龐大產業鏈條,雖然部分板塊會有局部“過熱”,但我們依然可以在產業鏈內部找到有相對性價比的方向。AI、TMT板塊本身是一個市值佔比超過20%,涵蓋上游算力硬件、中游軟件服務以及下游應用的龐大產業鏈條。階段性可能出現局部“過熱”,但依然可以找到相對有性價比的方向。因此在AI投資中,我們不僅要判斷大的產業趨勢和主線方向,更有意義的是做好板塊內部的擇時輪動以及細分行業比較。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23

從AI50大細分方向的擁擠度上看,當前多數領域擁擠度仍處於偏中等水平,包括上游算力(AI芯片、IDC、GPU、液冷服務器)、中游軟件服務(辦公軟件、基礎及通用軟件、操作系統、工業軟件、SASS、AIAgent等)、下游應用(無人駕駛、遊戲、人形機器人、智慧醫療等)。

兩條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 圖片24

並且,隨着業績披露期過後,科技板塊對即期業績的關注度減弱、開始定價中長期產業趨勢,疊加近期H20芯片限制放開、Kimi和阿里等新模型發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事件邊際催化,也爲AI行情向國產算力和中下游應用擴散提供更好的契機:

國產算力方面,國內互聯網廠商資本開支增長仍是長期趨勢,隨着近期H20芯片限制再度放開,疊加三季度英偉達對華新卡B30有望完成市場導入,前期市場對互聯網廠商的資本開支擔憂有望持續減弱,疊加下半年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國產芯片企業有望上市的催化,國產替代邏輯下產業鏈確定性仍強。

應用方面,DeepSeek助力AI平權後,更多垂直應用有望加速落地,行情從上游擴散至中下游是大趨勢。近期Kimi K2、阿里通義Qwen3等新模型的發佈表明國內大模型仍在快速迭代,而H20芯片放開、大廠重新加大對AI的投入後,國內AI應用的進展也有望進一步提速。此外,三季度中下游具備多重潛在催化,包括GPT-5、DeepSeek R2等大模型的進展,Meta在9月即將發佈的AR眼鏡等,都有望爲AI應用和端側帶來新的催化。

本文作者:張啓堯、胡思雨、程魯堯等,來源:堯望後市,原文標題:《【兴证策略張啓堯团队】主線共識正在凝聚》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