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證指數漲幅達到0.85%,最終收於3728點,這一成績刷新了近十年的最高記錄。根據Wind的統計數據,A股市場的總市值也首次突破了100萬億元大關。以下是我們對此現象的簡要分析:

A股市場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8月18日滬指達到了十年來的最高點。自6月底以來,A股市場表現突出,8月18日上證指數的0.85%漲幅,創下了自2015年8月20日以來的最高記錄。市場交易活躍度也隨之上升,日交易額超過了2.8萬億元。在風格上,小盤股和成長股表現更爲突出,創業板指數、中證2000、中證1000、中證500、滬深300指数的漲幅分别为2.84%、2.14%、1.69%、1.52%、0.88%。在行業表現上,通信、計算機、電子、傳媒、国防军工等成长型行业漲幅领先;而房地產、石油石化、銀行等行業表現相對較弱。

資金面和基本面共同推動了指數的強勁表現,呈現出“增強版2013”的特徵。我們在上週發佈的《指數新高後,如何佈局?》中提出,資金的推動、業績的支撐以及外部風險的階段性降低,共同促成了近期指數的強勁表現,結構上可能繼續類似於2013年,小盤股和成長股佔據優勢。近期市場成交量持續增長,8月18日的成交量比上週五增加了0.5萬億元,兩融餘額也在上升,結合7月國內儲蓄存款增速的下降,反映出股市的向好趨勢仍在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近期內外部宏觀環境變化不大,海外美聯儲處於降息週期中,CME Fedwatch顯示市場預計9月降息的可能性較高;國內“一攬子”政策繼續實施,央行維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反內卷”政策仍在推進、促消費改善民生等相關政策文件也在不斷髮布。當前是A股中報業績披露的高峯期,應關注景氣行業的基本面驗證。

“十年新高”是否過高?A股當前的整體估值處於合理區間,並未出現高估。我們在去年9月發佈的《A股見大底了嗎?》中指出,自去年9月24日至今,上證指數底部回升了39%,根據Wind統計,截至8月18日收盤,1)滬深300動態市盈率約爲12.2倍,市盈率處於2010年以來歷史分位數的69%左右,橫向比較,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仍處於中等水平,表明市場整體尤其是藍籌板塊雖然經歷了較多的估值修復,但目前尚未出現明顯的高估。2)當前A股市值升至100萬億元左右,與GDP的比值在全球主要市場中仍處於中等偏低位置。3)A股市場總市值/M2約爲33%,處於歷史60%分位。4)當前滬深300指數股息率爲2.69%,與十年国债收益率相比,權益資產仍具有相對吸引力。綜合這些指標,A股目前的整體估值水平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比較,都處於合理區間。但當前时点也需要关注交易量快速提升可能带来的短期波动增加。8月18日市場交易額已經超過2.8萬億元,以自由流通市值計算的換手率已超過5%,歷史經驗顯示這個時期指數短期波動可能有所增加,但通常不會影響中期市場走勢。

在配置上,建議關注:1)自6月末以來,海外算力產業鏈領漲,市場熱點主要集中在產業升級上,繼續關注景氣度高且有業績驗證的AI/算力、創新藥、軍工、有色等板塊;2)業績彈性較高,受益於居民資金入市的券商、保險行業;3)受益於“反內卷”等政策的板塊,如光伏;4)紅利板塊預計仍將呈現分化表現。

本文作者:李求索,來源:中金點睛,原文標題:《中金:“十年新高”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