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道,美國政府預計今年玉米產量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然而,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些外觀不佳的玉米照片卻引起了公衆對即將到來的收成的擔憂。

這些照片揭示了部分玉米因“穗頂包裹過緊”導致授粉不均,出現了籽粒缺失的問題。這一現象使得農民們更加焦慮,因爲他們已經面臨着穀物價格低迷、化肥成本上升,以及由於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導致的出口市場更加困難。

美玉米“醜照”瘋傳,豐收預期遭質疑,玉米期貨升至一週高點 - 圖片1

在美國中西部的廣闊田野中,從路邊觀察這些墨綠色的、生長均勻的玉米,很難察覺到這種現象的存在。

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的農藝學助理教授兼玉米推廣專家奎因(Dan Quinn)表示,

“如果你只是開車經過這些田地,你會認爲,‘哇,這些玉米看起來很健康,看起來很棒。’但如果你掰開玉米棒子,就會發現,‘哦,原來長得沒那麼好。’”

媒體預計,糧食市場將在本週對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有更明確的瞭解。一年一度的“專業農民作物考察之旅”(Pro Farmer Crop Tour)已於週一啓動,屆時將有大量由交易員、分析師和記者組成的考察團隊,從俄亥俄州出發,前往南達科他州,穿越田野,詳細記錄玉米和大豆的健康狀況。他們將測量作物的大小,觀察是否有病蟲害或雜草,並彙總數據,推算全國作物情況,與美國農業部(USDA)的預測進行對比。

週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12月交割的玉米期貨價格升至一週來的最高水平。

美玉米“醜照”瘋傳,豐收預期遭質疑,玉米期貨升至一週高點 - 圖片2

美國農業部上週估計,今年玉米的平均畝產爲188.8蒲式耳,總產量達167.42億蒲式耳,均創下歷史新高。今年春季播種面積增長了7%,爲2012年以來最多;充足的降雨和适宜的气温也爲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美國農業部國家農業統計局作物處代理主管普里拉曼(Anthony Prillaman)在一場簡報會上表示:

“就目前本季節的情況而言,我們預期許多州今年將創下歷史最高單產也就不足爲奇。”

美國農業部同時也預計大豆單產將創紀錄,儘管因播種面積減少,總產量會相對較低。

“穗頂包裹過緊”是指玉米稈頂端用於散播花粉的雄穗仍緊裹在葉片中,花粉無法掉落到玉米棒子上伸出的花絲上,因此玉米棒底部常常出現缺粒。

美玉米“醜照”瘋傳,豐收預期遭質疑,玉米期貨升至一週高點 - 圖片3

普渡大學的奎因認爲,這一問題可能與氣溫的劇烈波動以及伴隨而來的降雨有關,也可能與部分玉米雜交品種的遺傳特性有關——這些品種長出更大的雄穗,卻難以順利從葉片中抽出。

他表示,自己已從包括堪薩斯和伊利諾伊在內的至少八個州接到相關問題的電話,但他也提醒,目前尚不清楚這將對整體產量造成多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