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創下新高後,全球股市漲勢暫停,其中科技股的大幅拋售成爲主因。投資者正在減少對科技股的持倉,這些股票此前長期引領市場上漲。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從4月以來的漲勢可能已經走得太快、太猛。

8月20日週三,標普500期貨跌超0.2%,歐股開盤多數下跌,亞洲股市下挫0.8%,臺積電和軟銀等科技公司領跌。其他資產中,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1個基點至4.32%,油價上漲0.6%收復部分失地。美元指數三日連漲。

新西蘭央行降息25個基點並暗示有進一步降息空間,新西蘭元走弱、債券上漲。印尼央行將關鍵利率下調25基點至5%,預估爲5.25%。印尼盾兌美元延續跌勢。印尼基準股指漲幅擴大至1%。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於週五在傑克遜霍爾發表講話,交易員關注他是否會釋放關於9月降息的明確信號。

以下爲核心資產走勢:

美股期貨全線下跌,標普500和道指期貨均跌超0.2%,納指100期貨跌超0.5%。

歐洲斯托克50指數開盤跌0.46%。德國DAX指數跌0.72%。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11%。法國CAC40指數跌0.34%。

日經225指數收跌1.5%。东证指數收跌0.6%。韓國首爾綜指收跌0.7%。

美元指數基本持平,歐元小幅下跌0.1%,日元漲超0.2%,英鎊小漲0.1%。

美債收益率普遍上行,基準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不足1個基點。

現貨黃金漲超0.2%。現貨白銀跌超0.5%。

美油漲超0.7%至62.80美元上方。布油漲超0.8%至66.30美元上方。

比特幣24小時跌幅超1.2%至11.37萬美元下方,以太坊24時跌幅超1.3%。

市場高估值引發警惕,科技股連跌

科技股盤後繼續下跌,英偉達盤後跌0.3%,英特爾跌1.2%,Palantir下跌2.7%,這是該股連續第5天下跌,爲3月以來最長連跌記錄。儘管如此,Palantir仍是今年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年初至今已上漲超過108%。

納指100期貨跌超0.5%。

科技股拖累全球股市走低,美股期貨、歐股多數下跌,美元連漲三日,現貨黃金、原油走高 - 圖片1

彭博市場策略師Mark Cranfield表示,在英偉達下週即將公佈財報前,投資者大量拋售該股,成爲全球科技股下跌的最大原因。由於英偉達自4月以來漲幅巨大,現在看起來正成爲股市短期走勢的阻力。也就是說,市場對英偉達過高的估值開始擔憂,財報前的拋售情緒波及整個科技股板塊。

VanEck的跨資產策略師Anna Wu表示:“隨着估值被推升至歷史高位,交易員和對沖基金往往會選擇撤出。”她認爲,當前的市場下跌更多是對傑克遜霍爾年會前的謹慎態度和獲利回吐行爲。

美國銀行的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團隊近期也指出,自4月以來那波推高美股七巨頭的行情可能已經走得過頭了。Hartnett多次警告稱,今年美國股市存在泡沫風險。

Strategas的Nicholas Bohnsack則表示:“當市場上漲時一切都容易,看多理由很難被質疑。”不過他補充說:“儘管上漲可能仍是主趨勢,但我們越來越擔心,傳統風險資產(如股票和債券)似乎已經被‘完美定價’,容錯空間極小。”

美元指數三日連漲

美元指數三日連漲,現基本持平。

科技股拖累全球股市走低,美股期貨、歐股多數下跌,美元連漲三日,現貨黃金、原油走高 - 圖片2

日元小幅漲約0.2%。

科技股拖累全球股市走低,美股期貨、歐股多數下跌,美元連漲三日,現貨黃金、原油走高 - 圖片3

美油漲超0.7%。

科技股拖累全球股市走低,美股期貨、歐股多數下跌,美元連漲三日,現貨黃金、原油走高 - 圖片4

市場押注美聯儲9月降息似乎已“板上釘釘”

與此同時,市場正高度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即將發表的講話(將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中登場)。債市投資者幾乎已經確信,美聯儲將在9月降息25個基點,並且在年底前再降一次息。

投資者期待鮑威爾是否會確認市場的這種“定價預期”——即真的要降息,或者是否會提醒市場,在下次政策會議之前,可能還會有新數據出臺,這些數據可能改變美聯儲的判斷。此外,市場還想從鮑威爾的講話中獲得對2026年前降息路徑的更多線索。

滙豐銀行亞太區股票策略主管Herald van Der Linde表示:“如果我們得到一些信號,表明美聯儲更傾向於降息,那將再次對市場形成支撐。”也就是說,如果鮑威爾在講話中暗示未來會降息,投資者信心將增強,股市可能反彈。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在社交平臺Truth Social上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現在根本沒有通脹跡象,而且所有跡象都指向應該大幅降息。鮑威爾不降息正在傷害房地產行業。”

在地緣政治方面,特朗普也在積極推動俄烏戰爭的停火。他呼籲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展現一些“靈活性”,鼓勵兩人儘快舉行雙邊峯會,以推動戰爭結束。這表明特朗普正在加快乾預俄烏衝突,希望促成雙方開啓和平談判。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