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歷史第二低位,通脹預期創多年新高
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最新公佈的數據,美國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滑至50.8,低於4月的52.2,並創下歷史第二低水平,僅高於2022年6月的最低紀錄。这一结果远低於外媒对经济学家调查中几乎所有的预期值,反映出民衆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
此次調查是在4月22日至5月13日期間進行的,期間中美達成了臨時協議,同意在貿易談判期間暫時互相減少部分關稅。然而,密歇根大學消費者調查主管Joanne Hsu指出,這種臨時的暫停並不足以使消費者相信貿易政策已趨於穩定,從而放心地進行長期消費或投資規劃。
數據顯示,接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自發提及關稅問題,顯示貿易政策持續成爲消費者經濟預期的關鍵影響因素。這一擔憂跨越黨派界線,甚至有大量共和黨支持者也表達了類似的憂慮。
在通脹預期方面,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價格將以7.3%的年增速上漲,爲1981年以來最高水平;而對未來5至10年的年均通脹預期也上升至4.6%,創1991年以來新高。
儘管消費者對物價上漲的憂慮加劇,近期通脹數據卻呈現出放緩跡象。美國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漲幅低於預期,表明短期內的通脹壓力可能沒有消費者感受到的那麼嚴重。
這種消費者情緒與實際經濟表現的背離也反映在調查的其他部分。例如,儘管整體信心下滑,對“大宗商品購買時機”的看法略有改善;只是仍只有極少數消費者表示若物價進一步上漲,他們還會保持當前的支出水平。
從各分項指標來看,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指數下滑近1點至46.5,這是近45年來的最低值;而當前經濟狀況指數下降2.2點至57.6。此外,消費者對自身財務狀況的評價也大幅走低,創下2009年以來新低;而對未來財務的預期則降至歷史最低點。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分之二的共和黨受訪者自發提及關稅問題,反映出即使在本黨派內,貿易政策也引發了廣泛焦慮。然而,相較民主黨和獨立選民,共和黨支持者的整體信心水平仍保持相對較高。
消費者信心指數 | 5月 | 4月 |
---|---|---|
數值 | 50.8 | 52.2 |
通脹預期 | 未來一年 | 未來5至10年 |
---|---|---|
年增速 | 7.3% | 4.6% |
消費者預期指數 | 當前值 | 變化 |
---|---|---|
未來預期指數 | 46.5 | 下滑近1點 |
當前經濟狀況指數 | 57.6 | 下降2.2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