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下調影響保險業:預定利率預期下降,長期險保費或上漲

今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迎來下調。1年期LPR爲3.0%,5年期以上LPR爲3.5%,均下降10個基點。此次LPR下降爲2025年首次,對保險業產生深遠影響。

LPR下降後,國有大行和部分股份行迅速下調存款利率,最高降幅達25個基點,6家國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全面跌至1%以下。業內人士預計,二季度人身險預定利率研究值有望進一步下調,可能在三季度觸發動態調整機制,導致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調降。

監管和險企應對措施

爲應對人身保險產品切換,監管已對人身險公司產品切換的時間週期及訴求等開展充分調研摸底。不少險企已提前儲備新品,並組建工作專班,制訂形成“1+N”工作方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提出保險公司應對預定利率調整的三項原則:強化資產負債聯動,避免負債成本壓力片面向投資端傳導,牢牢守住底線,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增收益。

預定利率與保險產品收益

LPR、定期存款基準利率走勢直接影響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進而對壽險公司的產品定價、銷售策略等產生重要影響。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主要錨定三大關鍵利率指標:5年期LPR、5年期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

截至5月15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降低至1.69%。保險業協會公佈的一季度普通型人身險預定利率研究值爲2.13%,較前值下調0.21個百分點。若二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仍低於2.25%,則預定利率最高值須下調,與之對應的浮動收益型產品的保底收益率也須有所下調。

國金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舒思勤預計,理論上至少需要下調25個基點。若此次預定利率下調至2.25%,則四季度還需再次下調,預計傳統險預定利率或直接降至2%。

預定利率直接關聯保險產品收益,業內人士判斷,長期險保費或將迎來新一輪上漲。以30歲男性投保增額終身壽險爲例,預定利率從2.5%降至2.25%,同樣繳費條件下,保單現金價值在30年後將減少約8%—10%。

行業數據與分析

時間 LPR調整 存款利率調整 國債收益率 人身險預定利率研究值
5月20日 1年期3.0%,5年期以上3.5% 最高降幅25個基點 10年期1.69% 2.13%,較前值下調0.21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保險業累計原保費收入1.52萬億元,同比下降1.16%,其中,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2萬億元,同比下滑2.63%。

爲平穩有序應對新一輪人身保險產品切換,不少公司已提前儲備新品。太保壽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有序地推動新產品開發備案、系統調試、渠道合作等,有條不紊地推進產品切換工作。

業內人士建議取消《關於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中“保險公司未對年度累計規模保費收入少於100萬、且年度累計銷售件數少於5000件的備案個人產品進行主動停售”的要求,以延長產品生命週期,做好業務銜接。

資產負債統籌與投資能力提升

受益於經濟的高速發展,過去20多年國內市場利率維持較高水平,保險公司通過投資收益可以比較容易支持高負債成本和大規模費用投入。近兩年,資本市場發生重大變化,長端利率持續下行,動搖了產品設計依賴利差的邏輯根基。

爲應對利差損風險,保險公司開始積極從產品層面轉型,通過轉型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來進一步壓降負債成本。在強化“三差均衡”的同時,業內人士建議提升浮動收益型產品佔比,適配具有“低保費、高保額”等普惠性特徵的民生保險。

從資產端來看,其建議加強對利率中期趨勢的前瞻研判,擇機拉長久期,彌補固定類資產收益率下行影響,重視長久期地方債、國債的配置價值,同時優化權益類資產結構。

中英人壽總經理崔巍認爲,隨着預定利率調整,低保證利率的產品仍存在機遇。保險要充分發揮健康、養老、財富、传承等风险保障和財富管理作用,聚焦功能性服務,爲客戶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滿足客戶日益多元且複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