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美國企業提高價格,企業避免直接指責以防止總統抨擊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導致進口成本上漲10%至30%,許多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提高價格。企業爲了避免遭到特朗普的抨擊,不會直接將價格上漲歸咎於關稅。

汽車製造商斯巴魯最近宣佈,計劃將幾款車型的價格上調750美元至2055美元,原因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提高了進口產品和零部件的成本,企業正在將這一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然而,斯巴魯並沒有直接提及關稅,而是援引了“當前市場狀況”,並表示“這些調整是爲了抵消成本上漲”。

企業避免直接指責關稅的原因

美國著名財經專欄作家Rick Newman表示,企業有必要使用隱晦的語言,因爲特朗普威脅要報復那些採取合理行動、將特朗普強加給它們的更高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公司。例如,在沃爾瑪(WMT.US)首席執行官Doug McMillon表示“更高的關稅將導致更高的價格”之後,特朗普對沃爾瑪進行了抨擊。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沃爾瑪應該“喫掉關稅”,不要向顧客收取任何費用。他表示:“我會密切關注,你們的顧客也會。” Newman表示,“我會密切關注”聽起來像是威脅要動用各種聯邦監管機構來騷擾沃爾瑪和其他任何公開批評特朗普關稅的公司。特朗普很可能會這麼做,或者至少會嘗試一下。

在玩具製造商美泰(MAT.US)表示將因關稅而漲價後,特朗普表示:“我們將對它的玩具徵收100%的關稅,它在美國賣不掉一個玩具。” Newman認爲,沒有一家公司願意被特朗普點名批評,但美國企業在轉嫁成本方面的經驗遠比特朗普徵收關稅的經驗豐富,它們不會“喫掉關稅”。

關稅政策對企業的影響

特朗普衝動地爲其關稅政策辯護,表明他深知關稅的本質: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徵稅。多年來,特朗普一直錯誤地堅稱外國企業應支付關稅。實際上,收到稅單並將稅款匯給美國政府的卻是美國進口商。如果由外國企業支付關稅,那麼沃爾瑪和美泰等美國企業就無需“喫掉”關稅了。

公司並非總是擁有無限的定價權。在供應鏈的某個環節,買家可能不願支付更高的成本。這意味着某些公司將被迫“喫掉”更高的成本,或者賺取更低的利潤。

大多數公司不會也根本無法滿足特朗普的要求,即無限期地容忍利潤下降。上市公司有義務提升盈利能力。如果它們不這樣做,股東有權解僱首席執行官,並尋找更優秀的人選。私營公司面臨着不同的規則,很少有公司會爲了某個政客而犧牲利潤。

所有這些公司的出路就是漲價,但不會充分解釋原因。如今幾乎所有關注市場的人都知道,特朗普的關稅正在重新引發通脹,並扭曲經濟。消費者也深知這一點。密歇根大學月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等調查顯示,受訪者高度重視特朗普的關稅,並準備在未來幾個月應對懲罰性通脹。

Newman總結道,特朗普並不特別關心美國人的支出。如果他真關心,他一開始就不會加徵關稅了。特朗普真正關心的是,當他的政策適得其反時,如何推卸責任。首席執行官們很快就會明白這一點。他們不希望消費者認爲他們在哄擡物價,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讓股東知道利潤率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