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下跌核心邏輯及後續展望分析
5月美債下跌的核心邏輯並非財政擔憂和流動性衝擊,而是經濟預期的階段性改善,這與4月有顯著區別。4月關稅衝擊後,美國經濟預期惡化、降息預期升溫、美股劇烈動盪、歐日收益率下行,基本面對美債十分利好,但美債仍然下跌,財政債務問題發酵、特朗普不確定性衝擊美元資產、以及流動性層面負反饋,更可能是主因。相反,5月美債下跌,是從短端和中端開始,再蔓延至長端,且期限溢價並未顯著攀升,流動性多項指標邊際改善、惡化程度遠不及4月,這指向財政和流動性等邏輯不是導火索。經濟預期改善、降息預期打壓、美股走出牛市、歐日收益率上行,這些基本面因素全面轉向利空,或是本輪美債下跌的主因。
後續展望
關注基本面利好、供給擾動、財政可持續擔憂,維持區間思維,當前點位下,已經具備配置價值和交易價值。
(1)若前述分析正確,則美債的短期主要壓力是經濟韌性,但未來關稅負面影響逐步體現,後續經濟數據走弱的可能性不低,這是收益率築頂和階段回落的主要保障。
(2)Q3前後存在一定供給擾動風險,包括債務上限解決後的短債發行潮,以及減稅落地後財政部或增發中長債,聯儲對沖動作值得期待,包括QE(自己買)和放鬆監管(銀行買)。
(3)長期來看,美國財政可持續性擔憂無法消除,通脹能否回到2%存疑,不深度衰退下,聯邦基金利率向下突破3-3.5%較難,整體收益率中樞大幅下行仍有障礙。
策略上,儘管長期邏輯繼續壓制,但收益率點位已經不低,且基本面在短期存在改善的窗口,10Y美債收益率維持3.9-4.6%的區間判斷;目前4.5-4.6%的點位,配置盤可以考慮逐步介入,交易盤也存在博弈收益率階段下行的空間。
2025年5月22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站上4.6%高位,20年期和30年期同步衝高。
時間 | 國債期限 | 收益率 |
---|---|---|
2025年5月22日 | 10年期 | 4.6% |
2025年5月22日 | 20年期 | 同步衝高 |
2025年5月22日 | 30年期 | 同步衝高 |
幾個重要的觀察視角:
(1)5月美債下跌,是從短端和中端開始,再蔓延至長端,且期限溢價並未顯著攀升,指向財政和流動性等邏輯不是最初導火索。
(2)經濟數據相較預期明顯改善,全球國債收益率同步上行。
(3)通脹預期維持高位,疊加經濟改善預期,降息預期遭大幅下調。
(4)美股在5月多數時間保持強勢,對美債形成壓制,而4月美股大幅下跌進而拖累美債。
(5)流動性層面,惡化程度不及4月,甚至多項指標邊際改善,短期負反饋的風險可控。
(6)近期走勢總結:4月基本面利好,美債因長期擔憂和短期流動性下跌;5月基本面全面利空,可能是美債下跌的主因。
(7)後續展望:關注基本面利好、供給擾動、財政可持續擔憂,維持區間交易思維,當前點位下,可以考慮配置價值和博弈收益率短期下行。
風險提示:美國通脹上行超預期,美國經濟增長超預期,導致美聯儲貨幣政策繼續收緊,美元大幅升值,美債利率上行,美股繼續下跌,商業銀行破產危機,以及新興市場出現貨幣和債務危機。美國經濟衰退超預期,導致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聯儲被迫轉向寬鬆。歐洲能源危機超預期,歐元區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全球市場陷入動盪,外需萎縮,政策面臨兩難。全球地緣風險加劇,中美關係惡化超預期,大宗商品、運輸出現不可控因素,逆全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供應鏈持續被破壞,相關資源爭奪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