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短期國債市場面臨“供應洪流”

特朗普政府的大規模減稅與支出法案正式落地後,美國財政部可能開啓短期國債的“供應洪流”以彌補未來數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市場對未來供應壓力的反應已經體現在價格上,1個月期短期國債的收益率自本週一以來已出現明顯上漲,市場焦點從30年期長債的拋售擔憂轉向了前端利率曲線。

據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測算,該法案將在2025至2034財年間爲美國增加高達3.4萬億美元的國家赤字。面對巨大的融資需求,發行短期國債成爲一個兼具成本效益與決策層偏好的選擇。

從成本角度看,當前一年期及以內的短期國債收益率雖已攀升至4%以上,但仍顯著低於十年期國債接近4.35%的發行利率。對政府而言,在利息支出已成重負的當下,更低的即期融資成本足以構成強大的吸引力。此外,這符合本屆政府的明確偏好,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人已表達過對發行短期票據而非長期債券的青睞。

然而,依賴短期融資可能會使借款人面臨未來融資成本波動或更高的風險。如果通脹突然上升,美聯儲不得不考慮加息,那麼隨着國庫券收益率上升,短期融資成本就會增加。經濟衰退和經濟活動萎縮可能會導致儲蓄減少,從而降低對短期票據的需求。

供需對決:7萬億流動性能否接住發債洪峯?

供應閘門即將大開,市場的承接能力成爲新的核心議題。目前,市場對此似乎抱有信心,其底氣來源於貨幣市場中積壓的巨量流動性。

美國財政部借款顧問委員會(TBAC)建議的短期國債佔未償還債務總額的比例上限爲20%左右。但美銀的利率策略師團隊預測,爲消化新增赤字,這一比例可能很快將攀升至25%。這意味着,市場需要準備好迎接遠超官方建議水平的短期票據供應。

市場的關注點也因此發生了戲劇性轉移。就在今年四五月份,投資者的焦慮還集中在30年期長期國債的拋售潮及其收益率飆升至5%以上的風險。而現在,聚光燈已完全打向了另一端:短期國債是否會因供應過剩而引發新的動盪?

景順固定收益(Invesco Fixed Income)的北美投資級信貸主管Matt Brill認爲,市場上高達7萬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正對前端債務(front end debt)存在“持續不斷的需求”,而美國的財政部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賓夕法尼亞共同資產管理公司(Penn Mutual Asset Management)的總裁兼首席投資官馬克·赫本斯托爾(Mark Heppenstall)則更爲樂觀,他表示:“我不認爲下一場危機會來自短期國債,有很多人想讓資本運作起來,並且是在實際收益率看起來相當誘人的情況下。你可能會看到短期國債利率面臨一些壓力,但市場上仍有大量現金在湧動。如果真的出現問題,美聯儲會想辦法爲任何供需失衡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