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分析顯示美國企業承擔大部分關稅成本
根據高盛的一項分析,迄今爲止,美國企業承擔了大部分關稅成本。卡託研究所經濟與貿易事務副總裁斯科特·林奇科姆在推特上分享了這項“尚處初步階段”的分析結果。數據顯示,截至6月,64%的關稅成本由美國企業吸收,22%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剩餘14%則由外國出口商消化。
高盛估算,截至6月,關稅已使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上升0.2個百分點;在今年剩餘時間裏,關稅還將推動核心PCE再上漲0.66個百分點。
高盛表示,這意味着核心PCE通脹率同比將達到3.2%,“但剔除關稅影響後,潛在通脹趨勢將溫和降至2.4%”。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於今年2月首次宣佈提高關稅,但投資者一直在致力於弄清楚增稅究竟會對美國企業產生何種影響。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戴維·科斯汀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客戶一直密切關注誰將最終承擔關稅的成本。”
此前,高盛研究部的經濟學家認爲,企業將通過提高價格將70%的關稅直接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部分商業調查顯示,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程度有所降低。
科斯汀寫道:“早期的財報結果對利潤率前景傳遞了相互矛盾的信息。到目前爲止,各公司今年只宣佈了小幅提價,但受關稅影響最大的公司漲價幅度更大。”
另一方面,如果企業自身必須承擔比預期更大比例的關稅成本,其利潤率將面臨壓力。分析師對企業利潤率的普遍預期修正表明,一些企業可能無法完全抵消關稅的影響。
一些公司將能夠利用積壓庫存,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關稅對其利潤率的衝擊。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庫存與銷售額的比率在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保持不變,但一些公司在關稅實施前就積累了庫存。
關稅成本承擔比例 | 美國企業 | 美國消費者 | 外國出口商 |
---|---|---|---|
截至6月 | 64% | 22% | 14% |
核心PCE價格指數變化 | 截至6月 | 今年剩餘時間 |
---|---|---|
上升幅度 | 0.2個百分點 | 0.66個百分點 |
核心PCE通脹率同比 | 包含關稅影響 | 剔除關稅影響 |
---|---|---|
通脹率 | 3.2%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