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與製藥商藥品定價談判破裂,製藥行業警告未來投資風險

英國政府與主要製藥商就藥品定價的談判在週五結束,但未能達成任何協議。這一僵局不僅凸顯了工黨政府與大型製藥企業關係的惡化,也使得製藥行業對未來的投資表示擔憂。

英國衛生大臣Wes Streeting宣佈了談判的結束。英國政府提出的方案是增加藥品支出,並降低企業爲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提供的資金金額,這一方案被描述爲“前所未有的”。然而,製藥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們希望繼續談判,並請求會見首相斯塔默。

談判分歧與影響

談判雙方的主要分歧在於返利機制,即爲NHS藥品支出設定上限,一旦超出,製藥商需通過銷售返利的方式將資金退還給政府。英國的機制——稱爲“品牌藥品定價、獲取與增長自願計劃”(VPAG)——要求超出預算增長上限的銷售額返還23%。英國政府曾提議將其降至約18%至19%。

英國製藥工業協會(ABPI)首席執行官Richard Torbett表示,解決方案不能要求行業返還的收入佔比幾乎是其他歐洲國家的三倍,並呼籲繼續對話。英國製藥行業希望返利比例降至個位數,並在寫給斯塔默的信中抱怨稱,更廣泛的改革要到2029年纔會生效。

瑞士製藥商諾華製藥的英國和愛爾蘭總裁Johan Kahlström表示,未能達成協議使英國在生命科學投資方面“極度缺乏競爭力”,並使新藥推向市場變得具有挑戰性。他還提及近期在美國、中國和日本的投資公告,暗示英國在吸引這些投資方面存在困難。

英國政府方面表示,其提案將顯著降低返利水平,並增加藥品支出。一位政府發言人表示,鑑於未達成協議,返利機制將“保持不變”。

市場吸引力與未來挑戰

未能找到解決方案可能會加劇對英國市場吸引力下降的擔憂。隨着企業對其認爲未能跟上通脹或與其他國家相比缺乏競爭力的定價機制感到越來越沮喪,風險正在上升。阿斯利康(AZN.US)首席執行官Pascal Soriot曾批評英國的商業環境,今年公司還叫停了在英國設立疫苗工廠的計劃。

藥品定價之爭將成爲進一步的警示信號。長期以來,英國在NHS提供的藥品上獲得了大幅折扣,部分原因是這增強了其在其他市場的吸引力。眼下政府面臨的問題——尤其是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在努力推動投資增長之際——是英國還能依賴這一模式多久。

返利比例 英國 其他歐洲國家
當前要求 23% 較低
政府提議 18%-19% -
行業希望 個位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