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版商保創新藥目錄公佈,121款藥品入選

近日,首版商保創新藥目錄通過初審名單正式公佈,共有121款藥品入選,標誌着“雙目錄”時代的到來。國家醫保局首次將商業健康險納入目錄體系,這一舉措打破了支付端的單一格局,通過“基本醫保保基本、商業健康險保創新”的協同模式,爲創新藥在臨牀應用中突破支付瓶頸提供了新路徑。

此舉不僅能緩解高價創新藥的患者支付壓力,讓更多突破性療法觸達需求羣體,也爲藥企在定價策略與市場覆蓋間找到了更靈活的支點。武漢大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健提出,對於基本醫保暫時無法覆蓋的創新藥品,可以形成“先商保後醫保”的梯度准入閉環。

企業面臨選擇:基本醫保還是商保?

企業在選擇被納入基本醫保還是進入商保時,需要在臨牀價值與商業回報之間找到平衡,並通過支付端改革實現市場放量。復星醫藥(600196.SH)董事長陳玉卿表示,推動商業保險在支付領域破局對於中國創新藥構建完整商業閉環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復星醫藥旗下有多款產品進入首版商保創新藥目錄初審名單,其中備受關注的120萬元/針CAR-T療法阿基侖賽注射液亦在列。該產品自2021年在國內上市以來,已連續四年通過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初步形式審查,但最終因國談中“50萬不談,30萬不進”的隱形門檻均未通過專家評審,無緣醫保談判桌。

啓德醫藥董事長秦剛指出,中國商業保險體系納入創新藥,是創新藥從業者期盼多年的事,但同時也存在大量不確定性。百利天恆董事長兼總經理朱義也提到,商保險的發展仍面臨不少亟待釐清的問題。

藥物經濟學評價與創新藥定價

爲實現“患者有藥用、企業有回報、醫保可控費”的三方共贏目標,藥物經濟學評價已成爲藥品醫保準入與支付決策的重要工具。陳玉卿表示,藥物經濟學評價主要圍繞藥品有效性、安全性、經濟性及患者獲益程度等維度展開,是企業持續關注的方向。

復星醫藥已推出中國首款淋巴瘤按療效價值支付計劃,符合條件的患者在使用其CAR-T療法阿基倫賽注射液後,如果購藥並回輸3個月進行療效評估後,若未能達到完全緩解(CR),將獲得最高60萬人民幣的返還。

百利天恆高度重視藥物經濟學評價工作,專門設立了藥物經濟學評價團隊,同時設有外部藥品技術評價管理團隊,會通過外購專業藥物經濟學技術服務的方式,由外部機構協助完成相關測算,這會在後續的醫保談判中發揮重要作用。

《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明確要充分運用藥物經濟學等技術方法,綜合考慮醫保基金承受能力、臨牀需求、患者獲益、市場競爭、研發投入等因素,由醫保部門與創新藥企業談判形成與中國國情和市場地位相匹配、符合藥品臨牀價值的醫保支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