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保險公司減少巨災損失承保敞口,面臨自然災害挑戰
根據FOREXBNB的報道,隨着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和破壞力增強,全球前19家最大的再保險公司在過去五年裏對保險巨災損失的承保敞口減少了一半以上,未來可能承擔的損失負擔可能會更低。再保險行業通過重大舉措保護自身免受風暴、洪水及其他惡劣天氣事件的財務影響。
標準普爾保險評級部門的首席分析官Simon Ashworth表示,這種趨勢短期內不太可能逆轉。大型再保險公司已建立了足夠的資金緩衝,能夠應對相當於一年內三次“卡特里娜”颶風規模的保險損失,約3000億美元,同時保持現有信用評級。
風險評估機構Verisk預計,今年自然災害造成的保險損失將超過1500億美元,遠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再保險公司面臨降低保費和擴大承保範圍的壓力。標準普爾認爲,再保險公司將會出現“費率適度下降”的情況,這將有助於減輕主要保險公司的部分壓力。
年份 | 再保險行業承保的巨災損失佔比 |
---|---|
2019年 | 25% |
去年 | 略高於10% |
惠譽評級公司指出,許多再保險公司更看重盈利而非增長,拒絕那些不符合嚴格風險回報標準的業務。本週,再保險公司成員齊聚摩納哥,舉行一年一度的聚會,共同探討如何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趨勢。
穆迪評級公司對再保險購買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預計財產再保險價格將會下降,其中一些人甚至預計明年降幅將高達7.5%。穆迪還指出,惡劣天氣將對再保險行業構成“重大挑戰”,因爲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再保險公司還面臨着以所謂的“次生災害”形式出現的更大損失,比如強烈的對流風暴和野火。荷蘭養老基金投資者PGGM的保險掛鉤投資主管Eveline Takken-Somers提到,對於次生風險而言,其難點在於這類風險往往更難以進行建模,因此也更難以對其進行定價。
目前,再保險公司已通過提高賠付啓動點來減少對次生風險的承保風險。該行業爲2025年應對災難損失制定了總計210億美元的預算,但截至目前,再保險公司僅使用了其中的一半。相比之下,美國主要的初級保險公司已經用掉了其預算的80%,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加州野火事件對其造成的衝擊所致。